王阮
诗句:一围寒绿锁城闉,中有茅檐更绝尘。 译文:周围环绕着寒冷的绿色,像一道围墙一样守护着这座城,在城墙的缝隙中,有一座茅草屋顶的小屋,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注释:此诗是宋朝诗人程洵的作品。“一围”指的是周围的一圈;“寒绿”指的是周围的环境,可能是树木或植物;“锁城闉”是指把整个城市都包围起来;“中有”则是说这栋房子在其中;“茅檐”即茅草屋顶的屋檐,是一种简陋但实用的建筑风格
【注释】 潇湘:指湖南。南枝:指南方的梅树;北枝:指南方的梅树。客愁:指旅途中因思乡而感到的忧愁。驿使:古代传递文书的人,即邮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南某地看到盛开的梅花时有感而作的。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以及远离家乡、漂泊异邦的哀伤之感。 首句“十月潇湘尽放梅”,意思是在十月的时候,潇湘之地已经到处是盛开的梅花。这里用“尽”字来强调了梅花盛开的程度
世路东西自此分,酒樽何日再论文。 注释1:世路:指人生的道路。 译文:从今以后我们的人生道路将分成东西两半,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再坐下来喝酒论文。 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是王勃的名作之一,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脍炙人口。而这首诗中,诗人以送别之情为背景,借送别之际对朋友的勉励与祝福,表达了自己希望和友人保持联系、互通有无的愿望。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题淡岩一首 浯溪与愚谷之赞 王阮,宋代诗人。此诗描绘浯溪与愚谷的自然美景,赞美其巍峨峻峭、水寒势外。同时,也表达了对淡岩之美的独到见解,但鲜为人知,故需山谷(王阮自称)前往零陵探寻。 译文 浯溪已借元碑显,愚谷还因柳序称。 独有淡岩人未识,故烦山谷到零陵。 注释 1. 浯溪:地名,位于今湖南衡阳市西南。 2. 愚谷:指一处山间的低谷。 3. 元碑:即元代的石碑,象征浯溪的历史悠久。 4.
【解析】 此诗为诗人在一次与友人饮宴时所作。前两句写刘致政家东冈池莲盛,自己曾饮于此,故有此作;后两句抒发诗人因离别而惆怅的情怀。 【答案】 “一枝”:指一池莲花;“碧筒杯”,用青玉制成的杯子;“万丈潮头”,形容波浪很高;“催”,“涌”。 译文: 曾经喝过从碧玉杯中汲取的甘露般的清泉,如今看到万丈高的波涛涌来,忽然觉得一切都要结束。 斜倚栏杆独自惆怅,明年我恐怕不能再来了
【注释】: ①沧浪:指水波浩渺的江湖,这里泛指官场。 ②十幅、王事:都是古代用船载货,一帆为十幅。“十幅轻帆便可张”意思是说只要十幅轻帆就可以启航远行了。 ③选材:选拔人才。 ④夜深:指深夜。校文章:校阅文章。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应考期间作的,写他考试前的心情,以及考试时的情景。 首句“老催人去乐沧浪”,以乐为题,实则是写忧。诗人自比沧浪之水,言其虽被催逼,仍心向远方,欲去沧浪
已分馀生老一丘,意味着在生命的晚年,诗人已经接受了这样的事实:他/她将度过余生在一个简陋或偏远的地方,不再追求繁华和喧嚣的生活。尚因微禄少迟留,表达了由于微薄的俸禄,诗人不得不推迟了离开的愿望。接下来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如下: 1. 诗的首句“已分馀生老一丘”:诗人已经决定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一处简朴的小丘,不再追逐世俗的繁华和名声。这里的“一丘”指的是一个小山丘,常用来比喻隐逸的生活。 2.
诗云: 膻羊腥犬沸中原,五岳之中四岳昏。 节义衡山独不辱,万年千载戴明恩。 注释: -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原地区的混乱与荒凉,表达了对衡山(即祝融峰)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 "膻羊腥犬"指代了中原地区战乱频发、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而“五岳之中四岳昏”则形象地描绘了其他四座大山也未能幸免于难的景象。 - “节义衡山”指的是衡山本身具有的高尚节操和坚定气节,诗人以此自诩并赞美之
```markdown 人共桃花事一空,兔葵无数舞春风 :这句“人共桃花事一空”,意指人事变迁如同桃花般瞬息万变,最终归于虚无。而“兔葵无数舞春风”,则形容春风中无数如兔子般的植物在轻舞飞扬,象征着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两句诗共同描绘了一幅时光流转、万物复苏的宁静春日图景。 伤心俯仰成今古,知与刘郎事不同:这两句“伤心俯仰成今古”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无奈的态度
【注释】 绝境:指穷困的境地。弥明:即“弥明子”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写;不胜:不堪承受。仙家:这里指神仙之家。烦君:请你。试向:请试着问。怕:恐怕。解诗:懂得欣赏诗歌。 译文及赏析: 登衡岳时,我正处在一个穷困的境地中,感到精神萎靡不振,难以自拔,但仍然想一试自己的才学,于是在诗中写道:“绝境当须著好词,衰怀已觉不胜奇。”意思是:在穷困的境地中,我必须写出好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