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阮
惠山泉似雪初消,不数松江第四桥。 解挹清泠洗氛祲,何时再有李文饶。 注释与解析: 1. 惠山泉:惠山,指江苏无锡的惠山,此处特指惠山之水;泉,即水流; 2. 似雪初消:形容泉水清澈透明,如同初降的雪花; 3. 不数松江第四桥:松江,指今天的上海松江区,古称松江;第四桥,可能是历史上著名的桥梁之一,这里用以比喻其他名桥;此句意在说此泉之美,非同一般,无需与松江第四桥相提并论; 4.
下面是对《过桃川万寿宫二首 其二》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瓮子洞头魂黯黯:瓮子洞位于今山西省临猗县城西南,为一天然溶洞。此处地势险峻,山势陡峭,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诗人通过“魂黯黯”这一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安。这种情感不仅来源于外在环境的险恶,更源于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2. 桃川山上目悽悽:桃川山在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是一处风景秀丽之地。然而
``` 失脚南来又两年,故山猿鹤祇凄然。 潇湘不是无佳景,终觉壶中别有天。 注释:从南方归来,已经两年了,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那些在故土的猿和鹤只会发出凄厉的声音,令人感到悲伤。尽管潇湘之地风光无限,但总觉得像是在一个瓶子里看外面的世界,有一种特别的孤独和寂寞。 赏析: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失脚南来又两年”描绘了诗人因某种原因离开故乡,两年后的回归
``` 白衣苍狗飞扬尽 —— 白衣,即诗人自己的装束或代表其身份的服饰,苍狗,形容山势之高峻。"飞扬尽"暗示着山风强劲,山势陡峭,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翠巘苍崖杖屦间 —— 翠巘,指绿色的山峰,苍崖,指岩石的颜色,杖屦间,意为在行走之间。这里的“翠巘”和“苍崖”描绘了一幅山峦叠嶂、景色秀丽的画面,而“杖屦间”则透露出登山时的轻松自在之感。 独到上封雷雨处 ——
万壑千岩我一家, 别来空自锁烟霞。 闲云不放行人望, 故向东南角上遮。 注释:万壑千岩如同一家人一般,分别后只能在这烟雾缭绕的环境中独自生活。那些悠闲的白云仿佛不让人看到远方的风景,总是在东南方向的角落遮挡着视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南道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感叹自己虽然身处异地,但却像万壑千岩一样无法摆脱对家乡的思念,只能孤独地面对这一切。同时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行尽江南处处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江南旅行,走过了很多地方的山景。江南地区多山,因此这里的“到处”意味着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山。 - “无钱归去买山闲”:诗人感叹自己没钱购买土地来隐居,无法像其他人那样拥有自己的山居地。 - “自怜不在施为地”:这里表达了一种自嘲的情绪,诗人感到遗憾和无奈,因为他没有能力去实施他的计划(即买山隐居)。 -
诗句原文: 一饮清泠体便轻,绝知真液是长生。 归来世事都忘尽,惟记白云堆里行。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清泠:清澈凉爽的水。 2. 真液:真正的液体,这里指茶水。 3. 长生:长命不老。 4. 白云堆里行:在白云堆积的地方行走。 -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阮的作品,描绘了他的一段旅行经历。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他与两位友人在谷帘山的愉快体验。诗人在饮用了清凉的泉水后感到身体轻松
我们分析诗句的内容及其含义。 1. 岛石是处有:这句诗描绘了岛上到处都是石头的景象。 2. 星辰曾霣无:这里指的是天上的星星曾经坠落,不再出现。 3. 庄严成净土:形容经过改造后的环境变得庄严和清洁,类似于净土。 4. 怪诞出浮屠:浮屠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塔,这里可能是指通过某种方式使得环境显得古怪或不寻常。 5. 蜃气楼穿海:蜃气楼指的是海上的蜃景,即因光照等原因形成的幻象。 6. 龙堆沙拥湖
【注释】:洞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九锁前山:指庐山的九条山路。康庐:即庐山。玉皇:道教称天帝为玉皇大帝。温诏:温和的圣旨。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游仙游洞霄宫时写的,表达了他游赏洞霄宫的喜悦和对仙人生活的向往。 首句“洞天若限仙凡路”,写洞天虽好但有限制,不能随便进入。次句“九锁前山不易寻”,说明要想见到洞天中的美景,需要费尽心思。后两句写自己终于见到了洞天,并被玉皇大帝的温诏所感动。
【注释】 访子虚:诗人以访求《列仙传》中的子虚山的仙人为题。不遇:未遇到仙人。千山与万山:形容山多。白云深处:指山中白云缭绕处,深幽之境。款幽关:款待幽静的门扉。款:招待。幽关:隐士所居之处。仙翁:即仙人。不许凡人识:指仙人不愿被凡人发现。红尘:世俗尘世。不肯还:不愿意回家。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访问仙人而不遇见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