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阮
【注释】 吾闻:我听说 戴安道:东汉末年名士戴良,字子卿,建安中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死,时人称之为“戴君”。 王侯:指权贵。 当时:指汉献帝时。 岂:同“盍”何。 能:能够。 低眉:低头弯腰,表示谦恭。 赏音:赏识、喜欢。 一:句首助词,无义。 一曲:指《阳春白雪》之曲。朝得闻:早晨得到传颂。 千金:形容价值很高。 舍之不肯顾:舍弃它也不回头看看。 轻重得所斟:衡量轻重,斟酌得失。 小人
注释: 去年百姓遭受严重饥荒,一力先生尽职尽责地救助了所有人。今天那些攀住车辕的人中,人人都是从翳桑来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晦翁写的一首送行诗。晦翁即陆游的岳父唐诚之。唐诚之字晦翁,号东山居士。绍兴年间任台州、婺州等地知州。陆游在《送唐晦翁》一诗中写到:“我昔从公游,于今三见秩。”可见唐诚之在南宋时曾任过地方官职。此诗是诗人为唐诚之出仕而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与鼓励
注释:在移栽秧苗的时节,天降大雨,白水与青秧遍布田野。上天想要先生归去之后,所以留下遗爱在丰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诗中“移苗时节雨连天,白水青秧满大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农民们在雨中忙碌的场景,展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天欲先生归去后,故留遗爱在丰年”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们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丰收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晦翁:即陆九渊,陆游的堂兄。元不在河汾:指儒家经典《易》《书》《诗》《礼》《乐》《春秋》等经典著作,不是在黄河之南和汾水的上游地区流传(河汾是今山西永济一带)。精微:精细微妙的道理。不在河汾:《易传·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尚书·大禹谟》:“河不出图,洛不出书,朕不敏,兹图未作。”后以“河不出图”比喻圣贤所遗之道不能显现于世。河、汾:皆地名。河汾之学:指儒家的学说。自得
上九江唐舍人 江左承南渡,浔阳控上流。平时称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规摹古,三江险阨周。高凭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呼吸闻吴楚,封疆矗斗牛。循良渡虎迹,神武射蛟游。 胜事馀莲社,风光足庾楼。倚天开峻极,倒影湛飞浮。 鼎败香山往,官轻靖节休。义门十世美,将业二王优。 顷岁承平久,斯民习俗修。究心依学校,服力事田畴。 狱净苔荒砌,山深麦挂丘。共知忠义笃,肯陷矫诬羞。 不料腥膻起,能令日月幽。云屯满赤县
诗句翻译 1. 皇天亦爱我,生我匡庐山。 - 皇天: 天空或宇宙之神。 - 亦: 也;表示加强语气。 - 爱: 喜爱、关怀。 - 我: 我(指作者)。 - 生: 创造或养育之意。 - 匡庐山: 即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因山形似匡而得此名。 2. 勉承父母志,功名期少年。 - 勉: 努力。 - 承: 继承。 - 父母志: 父母的心愿和期望。 - 功名: 功名利禄,成就事业。 - 期
渊泉溥博与天大,土苴绪馀聊觉民。 千古濂溪好风月,一回拈出一回新。 注释:渊泉(深水):指清淳的泉水。溥博(广泛广大):广布无边。土苴(zǐ,污秽):污浊。绪余:残余之物。觉民:启迪百姓。濂溪:濂溪先生即周敦颐,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千古”指久远;“一回”指一次;“拈”为取、选取之意。 赏析:这首诗以赞美濂溪先生的高洁品质和高尚品德为主题。首句写濂溪先生的德行如清淳的泉水那样广泛而深远
【注释】晦翁:朱熹的号,字元晦,别称朱晦翁、紫阳先生等。五老亭:在武夷山天游峰下。抚字心:抚育婴儿之心。二致:一致。讵(jù):岂。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晦翁归闽时作,以五老亭为背景,借物抒怀,赞颂了晦翁高尚的品德。首句写晦翁之孤高;次句写晦翁之抚字之心;第三句点出晦翁与山林无异,第四句说晦翁虽居庙堂,而志在山林。全诗语言平易自然,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皇帝的圣德和惠民政策。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 平楚(平坦的土地):形容土地肥沃,适合耕种。膏壤(肥沃的土地):比喻土地肥沃,有益于农作物的生长。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这里代指的是皇帝。忽旱年:突然遭受干旱之年。 2. 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 人知圣虑切:人们知道皇帝的考虑非常周到,关心百姓的生活。恩遣使臣宣:皇帝为了传达他的关怀和仁爱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麦子丰收的诗歌。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关键词注释。 1. 稗草化稻疑谈空,我有异麦真年丰:稗草被当作稻来谈论,仿佛它已经变成了稻,但实际上我种的小麦却真正迎来了丰收。 2. 三歧鼎足如争雄,两歧对秀攒眉峰:三叉戟的形状像在争夺权力,而两个分支则像一对美丽的眉毛,相互辉映。 3. 棣华英粲花影重,黄云列阵翻春风:棣树(即槐树)的花朵灿烂如花,花影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