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钧
注释: 潮来潮去,轻舟荡漾,领略清淮十里秋色。 摺叠的红梯子垂柳下,板桥东去水关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淮河美景画卷,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将淮河两岸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首句“潮来潮去荡轻舟”,以“潮”为线索,描绘了淮河中船行的场景。潮起潮落,轻舟摇曳,展现了淮河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注释】 有赠:写给某人的诗。幽兰并蒂写齐纨,指兰花的根茎和花朵都长在一块,就像并蒂的兰草一样。知否烟汀得地安:知道这兰花生长在烟波浩渺的水边吗?烟汀,指水边。得地安,即生长在适宜的地方。潇云湘水阔,潇湘之地多雨,云烟缭绕,水面辽阔。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友人或亲人的诗作。诗人通过赞美兰花的生长环境与特点,来表达对其的赞美之情。 首二句中,诗人以“幽兰并蒂”为引子,描绘了兰花生长的独特之处
重遣 巾箱为检嫁时书,记得灯前共话馀。 尽是阿爷亲口授,印章还刻女相如。 注释: ①巾箱:古代妇女梳妆用的箱子。 ②阿爷:对祖母的称呼。 译文: 你用你的巾箱去翻检嫁时的书信,我还记得我们在灯光下一起聊天的情景。 这些全都是你父亲亲口传授给你的,他还将你比作汉代的才女相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念逝去亲人的诗歌,通过回忆与逝者在一起的时光,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重遣 不薄佣舂愿馌耕,每逢下第下机迎。 闺中从此无知己,岂为牛衣夜半情。 注释:我不愿做那些贱役和雇工,只想在田间劳作,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维持生计。每当科举考试失败,我都不得不放弃梦想,重新回到家乡,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在闺房之中,再也没有可以倾诉心事的人了,那种孤独和无助让我感到十分难过。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注释】 芙蓉:荷花。 荻芦:芦苇。 旧住佳人:过去曾住在这里的美女莫愁。 棹(zhào):船桨。 感喟(kuì):感慨,叹息。 西风:秋风。 卷起(juàn):掀起,掀开。 帘(lián):帘子。 最高楼:最高的楼。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扬州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人借送友人之机,抒发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首二句写景,描写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离别时的哀伤氛围;三、四句则通过“感喟”“卷起”等词语
病起听雨拈得声字 疾病痊愈后,听到窗外淅沥的雨声,便随手拈来一个字。 打窗淅沥冷孤檠,渐觉山居梦不惊。 外面下雨,窗子被雨水打得“淅沥”作响,我独自在一盏孤灯下读书,渐渐地,山中的梦境不再让我惊慌。 奈得清贫容得懒,不知春尽此中声。 清贫的生活让我变得懒惰,也不知道春天即将过去,这种宁静的生活声音将消失。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山居生活中,面对自然美景和孤独生活的一种心境体验
这首诗的格式和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在注释中加入必要的关键词,并附上赏析。 1. 跋涉经年返故庐 - 译文:经历了漫长的旅行,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 注释:跋涉(跋涉),指长途跋涉。经年,指经过很长时间。返故庐,指回到老家的房屋。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历经艰辛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喜悦。 2. 漫空风雪挽桓车 - 译文:漫天的风雪中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 1. 旁生甘蔗愿犹违,林竹枝枝玉笋肥。 2. 只为平时慈若母,今朝争欲著麻衣。 译文: 1. 旁边生长的甘蔗,我的愿望依然未得满足,林中的竹子,每根都是如同玉笋般挺拔肥嫩。 2. 只是因为我平素对你如同母亲般的慈爱,今天却想穿上麻布的衣服,以表达我的孝心。 注释: - 重遣: 再次派遣、派人。 - 旁生甘蔗: 旁边的甘蔗
【注释】 重遣:再次送别。酸呻(shēn):哀痛欲绝。苦趣:悲苦的境遇。如何:怎么样。目想神痴:形容神情恍惚,不能自持。知是:知道。重言笑:指过去喜欢说笑。近年:近几年来。况复:何况又加上。泪容:眼泪和面容,指伤悲之状。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怀念,以及因妻子去世而引起的悲伤之情。首句直抒胸臆,“酸呻”两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苦趣”则表现了他生活的不幸
【注释】 重遣:再次派遣。妃仇:指妻子的怨仇,也指妻子所生的子女。入劫总前因:进入劫数,全部是前世的因果。剪断红丝可再萦:红丝被剪断了,还可以再绕成环儿。但祝几生修未了:但愿在来世中能够修得圆满(恩爱)。三生:指三世。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夫妻离别的诗,表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来世能否再续前缘的渴望。全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