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元鼎
杨辅山司马承泽招赴兰山阻雨鸡笼 灵鼍击鼓夜支更,淅淅淋淋一片声。 南国雄开东海胜,奇峰峭挟怒涛迸。 可怜浩劫成焦土,已转熙春兆太平。 应是名山乞奇策,故教风雨阻行程。 注释: 1. 杨辅山司马承泽招赴兰山阻雨鸡笼: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杨辅山的司马承泽邀请我去兰山,但因为下雨所以不能去。 2. 灵鼍击鼓夜支更,淅淅淋淋一片声:这句话描述了夜晚,灵鼍(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在打鼓的声音中,雨水滴答的声音
【注释】 飒飒:形容风声。逞:施展,表露出。英姿:英勇的风采。萧萧:指鬓发如雪。贼:指元军。擒:捉拿。巨丑:大奸人。律:法律、法令。失:违背。碧血:指在战场上流的血。鏖:激战。丹心:忠心。贯日:直穿云天。瀛海:大海。拟:想,打算。大招辞:指《离骚》、《九章》等古代长篇赋诗。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在兵败被俘后所作的一首诗。全诗以“雄浑悲壮”的风格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筒传驿使:意思是说,诗筒通过驿站传递,如同邮差一样,将诗歌送到远方。 2. 情胜陇头梅:这里的“陇头”指的是陇山之巅,象征着远方;而“梅”则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这句,赞美了那些不畏艰辛、追求文学艺术的人们。 3. 金惯披沙拣:这里用“金惯披沙”比喻那些经过筛选、脱颖而出的人,他们就像金子一样珍贵;“珠曾入选来”则形容他们的才华如同珍珠一般被选中
【注释】 名园:指园林,这里泛指繁华的地方。常作客:经常做客人。吟味:品味。送生涯:消磨岁月。 世事:世事变迁。经:经历。千卷:形容世事变化多端。 黄花:菊花,这里比喻秋天的景色。应笑我:应嘲笑我。 白首:指头发花白,指年岁已高。未还家:未能回家。 故国:故乡。戎马:战事。物华:美好的景物,这里指自然风光。负:辜负,这里是“忘记”的意思。 【赏析】 《感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五首
诗句 - 一别成千古:此句表达了离别后的长久影响,意味着这次分别可能成为永恒的记忆。 - 相知失九皋:这里“九皋”指的是高远之处,意指在远离的地方失去了与某人的深入理解和交流。 - 勋名垂绰楔:这里的“绰楔”可能是指一种古代书写工具,用它来铭记功勋和名声。 - 翰墨重词曹:在这里,“翰墨”指的是书法或者文学,“词曹”则是指负责文学创作或管理的机构或人,整个句子表达了对文学或书法的重视。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读: 1. “时见妖氛炽”:这里的“妖氛”指的是混乱的局面,而“炽”表示情况非常严重。 2. “逢人杀似麻”:形容到处都是战乱,人们被杀如同收割庄稼一样。 3. “将军观壁上”:这里的“将军”可能是指一位有地位的将领,而“观壁”则表示他看到墙上的壁画或文字等,可能是关于战争的记录。 4.
诗句释义 - 移治生韩地:迁移到韩国的治所。 - 初摅慕蔺怀:开始表达对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人,因智勇双全被封为上卿,后被秦国俘虏,但坚贞不屈,终获释放)的仰慕之情。 - 萍踪方惜别:像漂浮的萍一样漂泊不定,此刻才感到离别的痛苦。 - 蓬岛又相偕:与蓬莱仙境中的人们再次相聚。 - 逆旅叨分俸:在客舍中,我有幸分得一点俸禄。 - 冰衔喜晋阶:就像冰冻三尺,喜逢升职。 - 天涯重聚首
【注释】 瀛海:大海。西浙:指浙江。萦:绕。客桡:行船的桨,这里借指行船。金台:黄金铸成的台阶,这里指筑造金门。尾焦:琴音中断,这里比喻琴声被打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金朝灭亡后,流寓江南时所作。首句“浮家瀛海外”,点明自己漂泊不定、寄人篱下的地位。接着写自己因思乡而作的诗。“作计太无聊”二句,写自己思念故乡之苦,想回家乡,但因路途遥远,不能回去。“萦”字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对诗歌进行分析,注意要重点把握诗中景物形象的特征及作者的情感。“凤凰池上客,忽现宰官身”意思是说高南卿在凤凰池上曾经是宾客,忽然变成宰官;“仙吏皆循吏,良臣作荩臣”意思是说像仙人一样有德行的人都是循吏,像好臣子一样有才干的人都是忠臣;“生原慈似佛
注释: 君当为世用,我本不求知。 答杨又溪贰尹可大之诗,表达自己不追求名利,只求做有用的人。 作客来瀛屿,相逢读好诗。 自己来到瀛洲,遇到了杨又溪的诗句和好诗。 时艰心益壮,语伟格多奇。 面对困难,心情愈发坚定;言辞雄健,令人惊叹。 啸傲凌沧海,休嫌出处迟。 在沧海中啸傲自如,不必嫌弃自己的出身和地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杨又溪的一首答诗,表达了自己不为名利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