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逞英姿,萧萧鬓雪丝。
贼刚擒巨丑,律恨失偏师。
碧血鏖兵处,丹心贯日时。
魂归瀛海外,拟赋大招辞。
【注释】
飒飒:形容风声。逞:施展,表露出。英姿:英勇的风采。萧萧:指鬓发如雪。贼:指元军。擒:捉拿。巨丑:大奸人。律:法律、法令。失:违背。碧血:指在战场上流的血。鏖:激战。丹心:忠心。贯日:直穿云天。瀛海:大海。拟:想,打算。大招辞:指《离骚》、《九章》等古代长篇赋诗。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在兵败被俘后所作的一首诗。全诗以“雄浑悲壮”的风格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表达了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对国家、民族的深沉忧虑。
首联“飒飒逞英姿,萧萧鬓雪丝”。诗人以“飒飒逞英姿”开写战场,以“萧萧鬓雪丝”收束战场。两句互为补充,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气韵连贯。“飒飒逞英姿”,写出了诗人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形象;“萧萧鬓雪丝”,则写出了诗人因年事已高而白发丛生,两相对照,更显出其英雄老矣的感慨。
颔联“贼刚擒巨丑,律恨失偏师”。“贼”字下得十分精妙,它既指出了敌人(元军),又突出了敌人(元军)的特点(凶恶、残暴)。“擒巨丑”一句,既是说敌人首领已被擒获,也是说元军的暴行受到惩罚。“律恨失偏师”,既指律宗法度之严,也指文天祥军队的损失之大。这两句一写敌军首领被擒获,一写我军损失惨重,都表现了作者对敌人的深恶痛绝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颈联“碧血鏖兵处,丹心贯日时”。“碧血”句是说战士们为保卫祖国而流血牺牲;“丹心”句则是说文天祥自己始终不忘报国之心,即使到了生死关头仍不改初衷。这两句既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场面,又表现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爱国情怀。
尾联“魂归瀛海外,拟赋大招辞”。“魂归瀛海外”,既指自己已经战死沙场,也指自己为国家而死可以无憾。“拟赋大招辞”,则是说如果有机会再为国效力,就打算写下一首长篇赋诗来纪念这次斗争。这一句不仅表明了自己对斗争胜利的信心,而且表现出了作者对自己一生行为的总结和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战场的描绘、对敌人的谴责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回顾和思考,展现了文天祥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民族危机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