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何夕,岁月堂堂去。
五十一年中,名利曾何据。
作客瀛海东,谁毁复谁誉。
春风拂疏窗,玉律回羲驭。
云卷玉山明,冲霄万丈曙。
努力岁华新,吉祥听谶语。

【注释】

今夕是何夕:这是何等的时刻?

五十一年中,名利曾何据:在长达五十一年的岁月里,我曾有过什么名声和地位呢?

作客瀛海东:在海上做客人。瀛海指渤海,因古称渤海为瀛洲。

谁毁复谁誉:是谁毁谤过我呢?还是有人赞扬过我呢?

春风拂疏窗,玉律回羲驭:春风轻拂着稀疏的窗户,月亮已运行到了天帝的车驾上。

云卷玉山明,冲霄万丈曙:云彩卷起,好像玉山一样明亮,天空中冲向云霄,迎接着曙光。

努力岁华新,吉祥听谶语:要努力使新的一年更美好,吉祥如意的谶语就等着我们去倾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除夕所作,诗人用自己亲身经历来写自己的感受,抒发了人世沧桑、身世浮沉的悲凉心情。全诗以除夕之夜的景物为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叹及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今夕是何夕”一句,诗人首先发问:“今晚是什么日子?”他似乎想通过发问来唤起人们对于“今夕”的注意。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接着写道:“岁月堂堂去。”他似乎在说:“岁月匆匆而去,它一去不复返,就像这堂堂的岁月一样。”这里,诗人把岁月比作“堂堂”的壮志豪情,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五十一年中,名利曾何据?”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薄和超脱。诗人似乎在反问道:“在这漫长的五十一年里,我有什么样的名利可言呢?”这里的“名利”并不是单纯的物质财富,而是指人的社会地位、名誉和成就等精神层面的追求。因此,诗人的回答显得非常淡然和超然:“曾何据”,即“又有什么根据”。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作客瀛海东,谁毁复谁誉?”诗人继续展开他的思绪,他在海上做客人,面对大海,想到自己漂泊无定、四处流浪的生活。这里,诗人似乎在反问:“谁会毁谤我,又会赞扬我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困惑。

“春风拂疏窗,玉律回羲驭。”诗人转而描写窗外的景象,春风轻轻吹动着稀疏的窗帘,月亮已经回到了天帝的车驾上。这里,诗人似乎在描绘一幅美丽的夜景图,但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玉律”指的是天上的月亮,“羲驭”则是古代神话中天帝所乘的车子。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既表现了夜晚的美丽景色,也寓意了时光的流转。

“云卷玉山明,冲霄万丈曙。”接下来,诗人转向观察天空中的云彩。当云卷起时,仿佛玉山一样明亮,天空中冲向云霄,迎接着曙光。这里的“云卷玉山明”形容了云彩的形状和颜色,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同时,“冲霄万丈曙”则形象地描绘了曙光的壮丽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希望的力量。

最后两句诗“努力岁华新,吉祥听谶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祈愿。这里,他似乎在祈求神灵赐予他吉祥如意的征兆,让他能够努力使新的一年更加美好。这里的“岁华新”指新的一年,“吉祥”是美好的祝愿。整首诗以诗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慨为主线,通过对岁月、名利、人生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祈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