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觐
注释: 去官:离开朝廷,辞官。祖饯:在祖庙或墓地为死者送行。冠盖:代指官员。三年:这里指的是作者在朝任官的时间。竟:终于。江鸥:指江边的飞鸟。浮浪远:飘浮在江面上。桐叶:梧桐树叶。落风迟:落在秋风中。几许:多少。平生愿:一生的愿望。无多:不多。去后思:离去之后的思考。幸当:希望。秋有穫:秋天有收获。康阜:健康、长寿。慰心期:安慰自己的心。 赏析: 此诗是诗人辞去官职时所作。全诗以抒情为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和相关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本诗是诗人追怀故人之作。开头二句,写自己对李约亭的仰慕之情。“老吏”两句,写李约亭在任职期间的政绩。“金银”两句,用典,写李约亭为官清廉,深得民心。“几忆亲甘苦”,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居然”二字,点明自己的感慨:岁月不居,转眼间两鬓斑白,而故君却早已作古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自遣: 此诗表达诗人的自我慰藉之情。 2. 揽镜髭须异: 揽镜指的是照镜子,髭须是指人的胡须。这句表明诗人在照镜时发现胡须已不同以往,可能暗示了岁月的痕迹。 3. 高堂亦可知: “高堂”通常指代家中长辈或父母,“可知”表示可以理解,这里指诗人对年老体衰的自我认知。 4. 显扬难慰老: “显扬”意为展示或彰显,“难慰老”表示难以慰藉年老的自己。 5. 成就易惊迟:
【注释】 1. 去官:指辞去官职。 2. 知遇未图报:知遇,得到赏识和重用;知遇未图报,即没有报答知遇之恩的打算。 3. 抚心滋愧多:心中感到惭愧。抚心,用手抚摸胸口。滋,增多。 4. 功名方补救:功名,功名事业。方,正。补救,纠正错误或不足。 5. 人事复蹉跎:蹉跎,拖延,耽误。 6. 寤寐中情结:寤寐,日夜之间。寤寐中情结,即在白天黑夜里都牵挂着的事情。 7. 风雷瞥眼过:指突然发生的变化
飞龙关一首 天路扪参井,飞龙擅壮名。 几番经夜雨,此日趁朝晴。 寒暑鸣禽异,崎岖古道行。 白云看不尽,流影自轻盈。 注释: 1. 天路扪参井:仰望天空,仿佛伸手可以触摸到参星。 2. 飞龙擅壮名:指飞龙山因其险峻而享有盛名。 3. 几番经夜雨:经历了几场夜晚的细雨。 4. 此日趁朝晴:趁着清晨的晴朗天气。 5. 寒暑鸣禽异: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鸟儿们都会鸣叫不同。 6. 崎岖古道行
安澜寺 江边孤寺在,保障固金城。 巨石鱼鳞集,长堤雉堞平。 虽资民力助,何惜宦囊倾。 无限临流意,三秋乐有成。 注释: 1. 安澜寺:位于江边,以稳固金城而闻名的寺庙。 2. 保障固金城:保护并加固金城的防御设施。 3. 巨石鱼鳞集:形容石头的形状像鱼鳞一样排列。 4. 长堤雉堞平:长长的堤坝和整齐的雉堞(古代城防上的一种矮墙)相映成趣。 5. 虽资民力助:虽然需要民众的力量来帮助。 6.
诗句释义 1 忆旧生新感,茫茫结夙缘:回忆起过去的生活,现在又有了新的感触,这种感受使得过去的和现在的产生了一种模糊的联系。 2. 英儿宁有种,穷路莫须钱:问及英儿是否有其种姓或出身,暗示着对于社会阶层的不满,同时提出贫穷之路不应依赖金钱。 3. 愧乏神君誉,惭称父母怜:感到自己缺乏应有的赞誉(神君),也觉得自己未能得到父母的同情。 4. 因思无告者,何处少颠连:思考那些没有依靠的人
白云观 参禅参佛祖,宗乘越诸天。 晨起朝莲座,斋馀穫稻田。 白云飞岭外,丛桂近窗前。 到此逢僧话,惭予逊昔贤。 注释: - 白云观:一座位于山间的道观。 - 参禅参佛祖:修行者通过参禅和念佛来达到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 - 宗乘越诸天:指的是超越尘世的各种境界或修行。 - 晨起朝莲座:形容清晨起床后,修行者在莲花宝座上的冥想。 - 斋馀穫稻田:指在斋戒期间,除了食物之外,还有收获庄稼的劳作。 -
注释: 闻古樵之任高州志别一首:听说有个名叫刘十六的,曾在此地担任太守。 一去邻滇省,山川壮宦游:我离开这里前往云南省,那里的山山水水壮丽迷人。 边城依岭峻,琴阁共云浮:边远的小城依傍着险峻的山岭,而那座名为琴阁的建筑与云朵一起漂浮在天边。 地比仙关渺,人经雅雨秋:这里的土地比仙人居住的地方还要遥远,而人们经过这里时,也仿佛进入了深秋的雨季。 昔年刘十六,曾此作高侯:以前有一位名叫刘十六的人
雨后 雨后滩声响,连山霁复阴。 看云作遐想,参佛生静心。 人满山溪近,堂深鼓角沈。 承平安可恃,水旱每相侵。 注释: ①雨后滩声响:雨后的江滩上发出声音。 ②连山霁复阴:连绵的山峦在雨后晴朗后又转为阴暗。 ③看云作遐想:看着天空中的云彩,产生遐想。 ④参佛生静心:去寺庙参拜,从而产生宁静之心。 ⑤人满山溪近:人群拥挤,靠近山溪。 ⑥堂深鼓角沈:大堂里鼓声低沉,声音沉远。 ⑦承平安可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