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孤寺在,保障固金城。
巨石鱼鳞集,长堤雉堞平。
虽资民力助,何惜宦囊倾。
无限临流意,三秋乐有成。
安澜寺
江边孤寺在,保障固金城。
巨石鱼鳞集,长堤雉堞平。
虽资民力助,何惜宦囊倾。
无限临流意,三秋乐有成。
注释:
- 安澜寺:位于江边,以稳固金城而闻名的寺庙。
- 保障固金城:保护并加固金城的防御设施。
- 巨石鱼鳞集:形容石头的形状像鱼鳞一样排列。
- 长堤雉堞平:长长的堤坝和整齐的雉堞(古代城防上的一种矮墙)相映成趣。
- 虽资民力助:虽然需要民众的力量来帮助。
- 何惜宦囊倾:为什么不吝惜自己的官仓(宦囊,指官员的财物)。
- 无限临流意:对河流的无尽眷恋之情。
- 三秋乐有成:三个秋天的快乐成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咏史题材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对安澜寺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情感。以下是逐句解读:
第1句:“江边孤寺在,保障固金城。”
- “江边孤寺”指的是位于河边的一座孤零零的寺庙。
- “保障固金城”表示这座寺庙是为了守护和加固金城的防御而建立的。
第2句:“巨石鱼鳞集,长堤雉堞平。”
- “巨石”指的是巨大的岩石,这里形象地描述了石头的排列。
- “鱼鳞”比喻了石头的形状,就像鱼鳞一样紧密排列。
- “长堤”指的是连接两岸的长堤,“雉堞”(古代城墙上的矮墙)则是指堤坝上整齐划一的矮墙。
第3句:“虽资民力助,何惜宦囊倾。”
- “资”,即依靠、依赖的意思。
- “民力”指民众的力量。
- “宦囊”,指的是官员的钱财或积蓄。
- “倾”意味着用尽、耗尽。
第4句:“无限临流意,三秋乐有成。”
- “临流意”表达了诗人对这条河流无限的眷恋之情。
- “三秋”指的是秋季的三个月(通常指九月到十二月),常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事物的美好。
- “乐有成”意味着在这三个秋天之后,诗人感到一种成就的喜悦。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安澜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喜爱与赞美。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