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衡
在解析和赏析孙元衡的《和筱岫次韵元微之咏醉十二篇·其七·病醉》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 - 诗句原文: 痴魂夜共青灯烬,老眼朝惭玉镜窥。 道是解酲须五斗,扶头莫避最深卮。 - 译文: 我在这夜晚中,灵魂迷失,像被灯光照亮的青烟,消散无踪。早晨起来,面对镜子,发现自己的双眼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明亮与光彩。 据说要想解酒,需要喝下五斗美酒。而我却选择了一个最深处的酒杯
和筱岫次韵元微之咏醉十二篇·其一·先醉 浮生端藉酒为名,坐遣宜城一笑倾。月正明时花未落,玉山颓处亦多情! 注释: - 浮生:人生短暂。端藉:主要依靠,全赖。酒为名:以酒为名。 - 坐遣: 让……得到满足。宜城: 古代地名。一笑倾: 以笑化解一切。 - 月正明时: 月亮最圆的时候。花未落: 花儿还未凋谢。 - 玉山: 指男性的生殖器官。颓处: 这里指性欲旺盛的地方。亦多情: 也充满情感。
注释:齿颊之间增添了香气,是因为酒晕的缘故,槟榔古贲佐扶留。青青的盛装女子,在金盘中摆放着小菜,拾翠佳人减去了忧愁。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位美丽的女子正在品尝槟榔、古贲等美食,她的心情也变得愉悦了起来。槟榔和古贲都是古代的美食,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疲劳、提神醒脑。而女子的容颜因为槟榔和古贲的香气而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这首诗还暗示了女子可能正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因为在古代
诗句解析: 1. 诗题与作者: - 诗题:《戏成一绝》 - 作者:丘逢甲 2. 诗句原文: 何必逢人去卖痴,漫添陈火祭新诗。 沈屯举世都如梦,七十二钻龟不知。 3. 逐句释义: - 无需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无知:不必刻意向别人展示自己愚蠢的一面。 - 随意添加陈旧的祭品:随意增添一些陈年旧物来祭祀新的诗歌。 - 整个世界都在像梦境中一样:整个宇宙都如同一个梦境,一切都是虚无的
【诗句解释】: 1. 领发不簪行自由:头发散乱,不用簪子固定,行动起来很自在。 2. 下阶拾得旧花筹:在台阶下找到一些已经凋零的花朵,它们曾经插在酒杯里。 3. 即今相对浑如梦:现在两人相对而坐,就像在做梦一样。 4. 消尽人间隔夜愁:昨晚留下的忧愁已经全部消失。 【译文】: 头发散落,我行走自如,在台阶下发现了那些曾经插在酒杯里的枯萎花朵,仿佛我们之间的相遇就像是一场梦。现在,我们彼此对坐
注释1: 郑宅春芽斗粉枪——指郑家春天发芽的嫩芽,与别的嫩芽争芳斗艳。 郑宅:即郑氏之宅,这里指代郑氏家族。 春芽:春天生长出的新芽。 斗粉枪:比喻彼此之间互相比美,争妍斗艳。 注释2: 白嫩蛎房调最滑——用白嫩的蚝(牡砺)壳来形容其味道非常滑润。 蛎房:牡砺壳。 调最滑:形容味道极好,滑润可口。 注释3: 绿肥龙虱细生香——用绿色的肥田和细长的龙虱来比喻美食,并突出其香味。 肥田
【注释】 “元微之”指唐代诗人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一诗。十二:一作“十二”。 【赏析】 此为和诗,首联应韵。 首联起句用倒装手法。上句说:“须得省察春风的寒意,才堪与杯盘狼藉相对。”下句说:“在这清兴之中,究竟争些什么呢!”“省察”、“堪”,皆点题中“惧醉”二字。春风料峭,说明天气尚冷,而“几堪”,即不堪之意。这一句是写酒前的准备。 次句承接首联而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不饮酒呢
注释:独处一室,沉醉在温暖的春日里,暖风轻拂如同逐珠般细腻。有时相互劝酒,但只有孤独的身影。明月入怀,仿佛只有我和他两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筱岫的对唱之作,诗中描绘了他们独自饮酒时的情景。首句“一室酣酣瓮牖春”描绘了他们饮酒的环境,瓮牖即指简陋的窗户,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惬意。接着“暖风轻似逐珠尘”,形容春风如细沙般轻柔,如同珍珠般细腻
【注释】 洛阳酒会(yuēliú):指东晋时期,谢安在洛阳为王导饯行之宴,王羲之、谢尚等文人雅士饮酒赋诗的盛事。 金谷诗人:指西晋时期的石崇与他的侄子石崇之弟石崇子(即石崇之子石虔),石崇曾于金谷山筑园,与诸名士游宴。这里指谢安。 三百青铜随地数:指谢安曾于金谷山宴集宾客,每三十人共一铜爵,铜爵内贮酒,可以随意倾取。 凌风玉树:形容梅花高洁清雅。比喻才华横溢的人。 花时:花开的时候。 【赏析】
注释: 忍得朝饥耐独眠,不憎人不乞人怜。 忍受清晨的饥饿,忍耐孤独地睡觉,并不憎恨他人也不乞求他人的怜悯。 但能强起仍扶去,最好山中未醒年。 只要能够勉强起床,扶着离开,那就最好了,就像在山中醒来时还未完全清醒。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的《咏醉十二首》中的第五首,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困境中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忍得朝饥耐独眠”,描述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