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衡
【注释】 落来:指酒醉后。山色云同泛:指醉眼望见的群山和飘动的白云好像在水里漂浮一般。花外:指远处的花丛,这里比喻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劝酒词。诗人在劝酒时以春景为喻,形象地描写了酒兴正浓、兴致勃勃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酒兴大发的喜悦之情。 首句“落来山色云同泛”,意思是说,你醉后看山,就像看山在水里一样。作者用“山色”比喻自己,把酒后的醉意写得活灵活现。接着两句“送去春寒雪自消”,意思是说
赠许秀才远傲骨崚嶒迥出尘,闲抛诗画与乡邻。 韩康卖药梅生隐,道是寻常行路人。 注释 - 傲骨崚嶒:形容志向高远、不屈不挠的性格。 - 迥出尘:超脱于凡俗之上,指精神境界很高超。 - 闲抛诗画:闲暇之余,将诗歌和绘画视为消遣。 - 与乡邻:与乡亲邻居共享生活。 - 韩康卖药:引用韩康故事,象征隐居或淡泊名利。 - 梅生隐:以梅花自比,寓意坚韧不拔的品质。 - 寻常行路人:形容平凡人
注释:招来纵浪酒中人,直似陶潜影答神。 莫逆于心相视笑,山花开遍不知春。 译文:我邀请了那些在酒中畅饮的人,他们就像陶渊明的影子一样,与我相互呼应。我们没有矛盾,彼此都看得顺眼,互相笑着。山花盛开,我们却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了。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以山水为背景的饮酒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他邀请那些在酒中畅饮的人,与他们一起欣赏山水之美
【注释】: 惠山泉水真宜酿——惠山,即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东麓的惠山。泉水清醇甘美,适宜酿成佳酿。吴船,指古代吴地的船只。吴,古时指今江苏、浙江一带地区。满载吴船万里来,指诗人乘着满载着吴地的美酒之舟,万里迢迢来到京城与元微之相聚。闻道百川皆到海——百川,比喻众多的地方或众多的人才。闻道百川皆到海,形容天下的人才汇聚京师。长鲸卷浪入深杯——长鲸是大鱼,卷浪指巨浪翻滚。长鲸卷浪入深杯
注释 1. 诗题锦句营心澹:这里指诗人在创作诗文时心境宁静,如同锦缎上的诗句一样美好。"营"在这里表示精心布置,"澹"意为平静、淡泊。 2. 酒酌兰英涤口香:指的是用兰花之花来酿酒,以此净化口中的香气。"兰英"是指兰花的花瓣或花朵,"酌"是斟,"涤口香"意即清洁口舌的香气。 3. 伐性已知逃斧凿:意思是通过某种方式(如隐居)可以消除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使自己的内心免受伤害。"伐性"是去除本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描绘了海吼的壮观场景。 诗句解释: 1. 我闻百物愤恚鸣穹苍,而何有于百谷之王? 我听到万物愤怒地鸣叫在天空中,那么百谷之王又有何存在之处? 2. 幽隘搏击成声光,而何有于祝融之汪? 狭窄的地方搏击发出的声音光芒,那么祝融的深渊又有什么呢? 3. 云胡吼怒弥昼夜,震撼鲛室喧龙堂? 哪里来的吼怒如此连绵不断,以至于震撼了龙宫的宫殿? 4
冬日眺远 叶叶征帆似羽翰,排空飞上白云端。 驰风骋雨无常态,海水那知天地寒! 注释: 1. 征帆:出征时船上的帆,此处指船只上的帆。 2. 羽翰:羽毛和翰墨,比喻飞翔的样子。 3. 排空:形容船帆高高地鼓起,好像要穿透云层。 4. 海:这里泛指大海。 5. 天寒:形容天气很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冬天景色的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冬日的景色和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暮 三更风雨入庭院,落尽林花人不知。 唤起春愁侵晓梦,一双鸲鹆在高枝。 注释:春暮:春天的晚上。三更:深夜十二时左右。风雨:比喻春雨。庭院:指室内外环境。林花:落了的花。人不知:没有人知道。双:一对(多用于鸟) 。 译文:夜深三更时分,一阵风雨突然降临到庭院里。树上的花纷纷飘落到地上,而屋里的人却全然不知。被惊醒后,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春愁中,一直睡到天亮。清晨的梦中
墨阳斩得愁根断,消受东皇太乙春。 注释:墨阳斩断了烦恼的根源,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墨阳斩得愁根断,消受东皇太乙春。 译文:墨阳斩断了烦恼的根源,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狂醉”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白水阆风凭策马,洧盘穷石更无人。 注释:白水河边的阆风山,骑着马在颍水边游览,颍水的尽头有块石头。 译文:白水河边的阆风山
草木多情似有之,叶憎人触避人嗤。 也知指佞曾无补,试问含羞却为谁?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这首诗是孙元衡的作品《羞草·其一》,属于七言绝句。 2. 诗句中的“草木”指的是自然界中的植物,而“叶”则特指植物的叶子。 3. “羞草”是一种植物,以其叶子对触碰产生反应而得名。 4. “多情”形容植物仿佛具有情感一样,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