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和
【注释】 白玉:指《兰亭序》帖。杨献叔:唐代书法家杨凝式,人称“小王右军”。题:指为《兰亭序》书写跋尾或评语。其三:指杨凝式的《兰亭序》跋。碧玉清刚:形容书法笔意的挺拔劲健。《兰亭序》是行书,所以用"清刚"来比喻。肥:丰腴、丰厚。纤微:细小之处。别具谈碑口:另开新论,别有高论。顿觉承平老辈稀:忽然觉得盛世时已少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跋诗,是说书法之妙
自笑江潭有饿夫,不应乞米到胡奴。牛阑西畔三间屋,谁画先生卧雪图。 翁同和的这首诗《次韵题章侯博古牌刻本三首选二 其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考空间。诗中不仅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感悟。 “自笑江潭有饿夫,不应乞米到胡奴。”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在诗人看来,那些像江潭中的饿夫一样的人
北去溪流曲似之,长桥活板最相宜。 潮来潮去浑无定,客与舟人两不知。 注释: 北去溪流:向北流淌的溪流。 曲似之:弯曲如同它本身的形状。 长桥活板:坚固的长桥和活泼的桥梁。 最相宜:最为合适的。 潮来潮去:潮水涨落。 浑无定:没有一定的规律。 客与舟人:客人和船夫。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翁同和的作品《从梅里至许浦口口号四首选一》中的一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和人文场景
【注释】 花药:指花庵和尚。 铁笔:用铁制的毛笔,以锋利著称,这里指徐渭的字写得很好。 浙水:浙江。 诗县:唐时称杭州为诗县,即杭州。 梵王家:梵王宫是佛教中最高的神祇之一,供奉着佛祖舍利,这里指供养。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的是一幅梅花图。诗人徐渭对这幅梅花图十分欣赏,所以特地写了一首诗来称赞它。 诗的前两句说,花庵和尚的梅花画得非常好,他的字也写得好,他的作品在浙江一带流传很广
诗句释义与译文: 一剑雄驱十万夫,莫将三岛玩倭奴。 绝秦诅楚吾何与,忍弃龙兴旧版图。 注释: - 一剑雄驱十万夫:形容英勇地指挥着一支强大的军队。 - 莫将三岛玩倭奴:不要玩弄那些倭国(指日本)的傀儡政权。 - 绝秦诅楚吾何与:我对这些国家的战争并不涉及任何关系。 - 忍弃龙兴旧版图:忍受丢弃了曾经辉煌的领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
【注释】:杨献叔,指杨公远。湖上平章,即湖上亭长。西泠石,即西泠石刻。 【赏析】:此诗为题画诗。前两句写诗人在西冷亭长看到杨公远的《西泠石刻十三行》后,被其精湛的书法艺术所折服,不禁赞叹不已,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并作下一首《白玉本》来题咏。后两句说:如今西泠石刻已流传千古,使多少读书人为之倾倒、为之痴迷,以致不惜花费十万钱购买收藏。
注释: 萧萧:风吹树叶的声音。落木:落叶。下亭皋:在亭台上。意与孤云独鹤高:意与孤独的云鸟一样高远。祗:只是。感:触动。眼前多挂碍:眼前的事物太多,让人感到困扰。治山无次涌波涛:治理山川没有规律,就像波浪汹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文和州卷中韵的第一首诗。诗人以萧萧落木为引子,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高洁傲岸的情怀。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却发生了转变
我们将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 1. 天旌厥事(jīng jì):指天帝的旌旗,象征权威和神圣。厥事,其事务。 2. 事乃集(nǎi jí):事情都集中在这里。 3. 江裹此山(guāi cǐ shān):在长江的包围中,这座山显得不那么高大。 4. 不浮:不飘浮、不动。 接下来是译文: 天帝的旗帜指向这里,所有的事务都汇聚于此;在这长江的包围之中,这座山似乎并不那么高大。 关键词注释: - 天旌
注释:辛丑年八月,老厨师雍姓携南皮县的四幅小画到我家求题。我应和了这四句诗。 相君:指雍姓的朋友。垂老:年纪已高。侵寻:侵扰,烦扰。见猎:见到猎物。喜不禁:高兴得不能自已。犹忆:还记起。殿廊:宫殿走廊。同夜直:一起值勤。疏槁:公文简札。写寒林:在冷月之下书写。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老厨师挥笔作画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雍姓朋友的赞美之情
注释:辛丑年八月旧日的庖丁姓雍携着南皮相约一同游览,我们一同欣赏了四幅画作并请求题诗。于是写下这首诗来应和。 鹿床归卧好湖山,忽蹑长虹去不还。 注释:我坐在鹿床上回到家乡,欣赏美好的湖山景色,忽然踩着彩虹飞向远方,再也没回来。 看取弱毫挥涩纸,淋漓生气满尘寰。 注释:看看我拿着笔蘸着墨水挥动在纸上,把墨汁淋漓的画布充满整个尘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