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和
【注释】 风雨客归迟,我愧巨卿真死友:风雨中归来迟缓,我愧对陶巨卿,他是我真心敬重的朋友。 江湖天遗老,谁知苏轼旧词臣:江湖上是天地间留下遗风的老者,谁能想到我曾经是苏轼的旧词臣。 【赏析】 此诗作于宋绍圣四年(1097),作者在谪岭南(今广东茂名)时所作。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为远恶州吏,与友人杨泗孙久别重逢,故有此作。 首句“风雨客归迟”,以风雨自喻,暗喻自己受贬之苦
【注解】 报恩寺:在浙江省绍兴市。还元阁:在报恩寺内,又名“还源阁”。大散关:在四川省广元市东北,为蜀道要塞,历代诗人多有诗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四年)游报恩寺时所作的一首七绝诗。 第一句点明题旨,写诗人来到报恩寺后,首先去游览了还元阁。还元阁即还源阁,相传为唐代名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前在此修炼的地方。这里,诗人以“还元”二字,暗寓了佛教的“返本还原”之意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作者通过“小金山堂室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首句“弹指皆空”,以佛家语代指世事变幻,瞬息即逝;“玉局可曾留带去”,借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王献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意境;“如拳不大”,形容金山虽小,但能跨越江河。次句“金山也肯过江来”,则表现了作者对金山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全诗运用比喻
【注释】 挽丁日昌联:挽联,即对联。丁日昌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改革家,曾任湖南巡抚、两广总督等职。 政续张乖崖,学术陈龙川:张乖崖,即张方平,北宋时期的名相;陈龙川,即陈亮,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 在吾辈自有公论:我们这一辈的人自然有公正的判断。 文字百一廛,武功七二社:文字上可以有一百个仓库,武功上可以有七十二个社。 问何人具此奇才:请问谁是具备这种才能的人。 【赏析】
朔方节度使:指在北方边疆的高级军事指挥官。 南极老人星:北极星附近最亮的一颗恒星,古人认为它是长寿和福禄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贺寿诗,以“朔方节度使”和“南极老人星”为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寿星的敬意和祝福。 首句“朔方节度使”,指的是北方边疆的高级军事指挥官,这里用“朔方”来代指这位将领,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增加了神秘感。 次句“南极老人星”,则是指北极星附近的最亮一颗恒星
【注释】 1. 老骥:老马。 2. 思千里:比喻人壮志未酬,怀有远大的抱负。 3. 鹪鹩(xiāoliao):一种小鸟,生活在树上,以小枝为巢。 4. 足一枝:比喻人虽小有成就,但不足以支撑自己。 5. 赏析:此诗以“老骥”和“鹪鹩”作比,表达了诗人的壮志难酬之情和人生感慨
【注释】: 司马:指汉朝的相国。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曾为汉武帝宠臣。 龙:这里泛指杰出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清朝大臣李鸿章的。诗的第一句说:“中国相司马矣”,意思是说,中国的宰相司马相如是当代杰出的人才;第二句:“老子其犹龙乎”,意思是说,我的老师李贽(即李卓吾)还称得上龙呢!李卓吾是明朝后期的思想家,他反对程朱理学,主张“童心说”和“文学复古”,提倡写“性灵”之文。
注释: 壮猷:伟大的志向。 为国重:为国家所重视。 元气:指人的精神和生命力。 得春多:春天到来的时候,生机勃勃。这里比喻国家在李鸿章的领导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赏析: 这首诗是祝贺李鸿章七十寿辰的联句。诗中提到“壮猷”,意在赞美李鸿章为国为民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而“元气得春多”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诗既表达了对李鸿章的敬佩之情,又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注释】 朝闻(闻)道:早上听到道理。夕死可矣:晚上死去也可以了。今而后吾知免夫:如今以后才知道免除罪过。 【赏析】 这是一首自挽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生死观念的认识。“朝闻道”三句是说,早晨听到了正确的道理,晚上死去也是可以的;“吾生幸而得”,意思是说,我活着真是有幸啊!“今而后”两句是说,如今以后才懂得免除罪过。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认识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题缪文贞公朱卷 万历癸丑岁(1603年)福清典春官 - 注释:万历癸丑岁,指的是万历三年,即公元1603年。福清,地名,位于福建省。典春官,指担任春官。 炯然红纱眼(鉴此铁石肝),后来迫退际,各各翔龙鸾 - 译文:炯然如红纱的眼睛,鉴此铁石般的肝肠,后来被迫退隐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