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雷地
【注释】 下阶:即《玉树后庭花》中的“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此诗写一个女子在庭院中漫步的情态。 珊玞(shān xiān):形容脚步轻缓。 金钗(chāi):指妇女的发饰,这里代指妇女。 鸾带: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头饰,用五彩丝绳制成,形似鸾鸟尾巴,下垂至地,随风摇曳。 翠:指翡翠,一种绿宝石,此处指女子头上的首饰。 凤鞋:古代妇女穿的一种鞋子,形如凤。 露晞(xī):指早晨的露水。 苔滑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偓的作品。它的内容如下: 背立 背苏州好样时新,认取风前独立人。 底事低徊羞转面,料应忆远故驰神。 堪怜弱柳纤腰细,莫睹如花嫩颊春。 万唤千呼始回首,眉峰犹带一分颦。 注释: 1. 背立:指站立时背对着别人,形容姿态优雅、自信。 2. 苏州好样时新:苏州的风貌或事物都显得新颖美好。 3. 风前独立人:在微风中独自站立的样子,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独立的姿态和气质。 4.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分析的词或句并加以概括,如:晓起、莺声、绮阁、一枕、半帘、鬟低、发认鬖鬖绿、指印腮留浅浅红、昨宵有梦等。然后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答题步骤,先指出诗句在表情达意上有哪些特点,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种表达效果,最后指出其艺术效果(作用)。此题属于综合考核型题目
【注释】 拢联:把头发梳理整齐。卯酒:即早酒。酲:酒后头痛。湘裙:湖南出产的细薄绸缎制成的裙子,也泛指裙子。枝低:树枝下垂的样子。钿落:金钗脱落。掠借:用手指拨弄。犀梳:犀牛角做的梳子。偃月:弯月形。鸦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即高耸而下垂的头发,因像乌鸦的羽毛而得名。下风:比喻在人背后或落后的地方。幸:幸运。百合芬:形容香气。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写的是一枝垂柳。全诗以“柳”为中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考生“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结合全诗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结合注释作答。 “酸面”,即《诗经·邶风·击鼓》中的“彼都人士,狐裘黄裳;维是褊心,是牛非牛。”意谓“那些都城里的人,穿着黄色狐皮袍子;其实他们的心地狭窄,不是牛而是马
《对镜》 东风送暖玉窗虚,窣地帘波日上初。 两点春山描柳叶,一奁秋水艳芙蕖。 漫云色相拈花悟,愿卜团圆皓月如。 情态自怜还自惜,几回顾影欲呼渠。 注释: - 东风送暖:东风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使得窗户上的玻璃变得晶莹剔透。 - 玉窗虚:窗户像玉石一样清澈透明。 - 窣地帘波:窗帘垂得很低,就像水面上的波纹。 - 日上初:早晨的阳光刚刚升起。 - 两点春山描柳叶:形容眉毛如同两笔勾勒出的春天山景
【注】试衣:在镜子前试穿衣服,以看是否合身。六铢衫薄灿云霓:意思是说穿着六铢(一种古代的一种细密的丝织品)轻薄的衣服,像彩云一样美丽耀眼。对镜频番劳美盼:频繁地照镜子,希望看到自己最美的一面;美盼:美丽的期盼。整襟几度费柔荑:整理衣衫多次,希望把衣服整理得整齐漂亮。秋千架上风飘漾,锦簇霞翻望欲迷:秋天的风轻轻摇曳着秋千架,像锦绣般的云彩翻涌,令人看得眼花缭乱,几乎分不清哪里是真实的世界
注释: 1. 梳头:形容女子梳理头发的动作。 2. 水晶帘下篆烟浓:在水晶帘的下面,篆烟(烟雾)浓密,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3. 七尺乌云幻作峰:像七尺高的乌云一样,变幻成山峰的形状。这里的“乌云”和“山峰”是比喻女子的头发,形象生动。 4. 细润香膏融宝麝:头发上涂着细腻而滋润的香膏,香气浓郁如麝香。 5. 妥安钗股颤双龙:将发髻固定好,双龙(发髻上的两条发丝)微微颤动
傅粉 水靧桃花露乍滋,搓酥真觉腻如脂。轻施蝶粉光逾洁,薄傅鹅膏色倍宜。 素手细匀香泽艳,玉容长护雪霜欺。等闲笑对青鸾镜,认取翩翩绝世姿。 注释: 1. 傅粉:古代女子的一种美容方式,将化妆品涂抹在脸上,使皮肤更加细腻光滑。 2. 水靧桃花露:指用桃花露液润肤,让肌肤更加柔嫩。 3. 搓酥:用手指轻轻揉捏,使皮肤表面产生一层薄薄的油脂。 4. 蝶粉、鹅膏:都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化妆品
翠螺十斛纳宫闱, 艳说隋王赐宠妃。 却月弯描春岫小,横烟淡扫远山微。 文君眉妩人争仿,京兆情深世所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宫廷中女子画眉的情景,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才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眉的过程和结果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的“翠螺十斛”形容女子眉毛的颜色像翡翠一样美丽,“艳说隋王赐宠妃”则表达了女子受到皇帝宠爱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是一首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