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光旭
【解析】 “烟树”二句:意思是说,江南风景多么好。五湖指太湖,在今江苏苏州一带;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范蠡,春秋末期楚国人,助越王勾践灭吴,功成名就之后,泛舟五湖,不知所终;孟光,东汉时人,汉光武帝刘秀的妻子,她与梁鸿同甘共苦,相携到郊外放牧。“偶然”,偶尔、有时;“从”,跟随着;“端合”,正好合适;“嫁”,成亲。“山色有无中”,意为山色隐约可见,有如仙境一般。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注释】 摸鱼儿 题朱十二画庄秋泉图 碧泠泠、山空石溜,坐来六月忘暑。 夜堂素壁生虚白,怪底江山烟雾。 高士去 高士:指隐士。 梦不到、听秋轩里听秋雨。 疏林断墅。 想漱石溅枕,流■■■,独鹤唳空宇。 西江句,最是匡庐瀑布。 怜君旧日吟处。 飞流直下三千尺,溅作满衣凉露 飞流:形容瀑布水流奔腾而下的样子。 直下:笔直地向下流淌。 三千尺:形容庐山的瀑布从山上直泻下来有三百尺。 洗足闭岩户 洗足
忆江南·其十三 江南好,江月照人醒。 几处落花渔舍笛,一湾疏柳酒家灯。 古岸雁支更。 诗句释义 1. 江南好:表达对江南地区的喜爱和赞美。 2. 江月照人醒:江上的月光照亮了整个夜晚,让人清醒。 3. 几处落花渔舍笛:在几个地方的渔舍中,有人吹奏笛子,周围落花飘散。 4. 一湾疏柳酒家灯:在一条小河旁,有一家酒家的灯光透出,显得格外温馨。 5. 古岸雁支更:古老的河岸上
【译文】 江南好,山色媚清涟。 屐齿溅红上野渡,橹声摇绿上湖田。 只在鹭鸶边。 【注释】 忆江南:词牌名。 其八:指《忆江南》的第八首。 媚清涟:形容江南水乡的水色之美。 屐齿:古人穿木底履,以便于行走在不平的地面,屐齿即鞋底。 溅:滴。 野渡:乡村小河上的渡口。 湖田:泛指湖边的农田。 只在:只限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江南水乡风光的词。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流畅,形象生动。开头二句“江南好
忆江南 其五 江南好,半亩二泉居。 林下叶声游子屐,镜中风影美人裾。 秋水出芙蕖。 注释: 1. 江南好,半亩二泉居:形容江南景色美好,有一半的田地被泉水环绕,是居住的好地方。 2. 林下叶声游子屐,镜中风影美人裾:树林里的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就像游子踏着木屐(一种鞋)的声音;而镜中的倩影,又像是美人穿着裙装的样子。 3. 秋水出芙蕖:秋天的水面上生长着荷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诗
译文 江南好,湖中的鱼和湖边的菜都让人向往,竹林里的路,竹笋做的菜肴。 江南的风土人情,胜过了其他地方。 注释 1. 江南好:表示对江南的赞美。 2. 何必忆莼鲈:不必怀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 3. 湖水入城鱼上市:城市里有湖泊,湖里的鱼也成为了市场上的美食。 4. 竹林开径笋登厨:竹子林中有小路,竹笋可以作为食材进入厨房。 5. 风味过江无:这里的“风味”指的是各种特色美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江南景色之美及游人赏景之乐。首句“江南好”三字领起全诗,是全诗的中心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第二句点明江南物产之丰饶。第三句“夜月红梨香径曲”,写月光下红白相映的梨树,香气四溢的小径曲折幽深,使人留连忘返;第四句“秋风白藕浪花圆”,写秋风中荡漾着洁白的莲藕,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圆润丰满。后两句写人倚船欣赏风景
【解析】 此题为诗歌内容及注释的默写题。要求学生在识记、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的基础上,对诗句能够流利、准确地诵读,并能按要求写出相关内容。注意:绣嶂街前天似水,香花桥畔月如梭。 【答案】 忆江南 其四 江南好,游人莫笑迟。 绣嶂街前天似水,香花桥畔月如梭。 山色上楼多
【注释】 忆江南:词牌名,本调有十首小令。其十四:指白居易《忆江南》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是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 佳处:美好的所在。 万顷:广阔的无边无际。玻瓈:一种水草,这里比喻雨后的湖面,因雨后湖面波光粼粼,所以称万顷碧波如琉璃般晶莹。 金碧:金色和朱红色,泛指富丽堂皇的宫殿。日光寒:太阳光线刺眼。 高阁:高楼。揭帘看:把窗帘拉开,以观赏外面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词写在秋天,登上高高的楼阁
【解析】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迤逦诸山深浅色,后先十老短长吟”,写江南景色,以“迤逦”形容山势连绵不断,远近高低不同;“深浅色”写色彩变化。“飞鸟去来兮”写鸟儿的飞翔与鸣叫。 诗歌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在江西临江任上所作的一首咏物词。 起句“江南好,朝日澹湖心”,首句开门见山,点出“好”字,接着描写了江南水乡明媚的风光。“澹”是淡泊之意,“湖心”即湖的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