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弁
丙申中秋不见月 丙申:农历六月十九,即中秋节。 李白诗《子夜吴歌四首》之一有“秋浦猿夜愁,黄山明月夜”句;又《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诗当是诗人于公元745年(唐天宝十四年)中秋所作。 中秋万里月,何处驾冰轮。(万里月,指明月。) 万里:形容月亮的圆明。千里。驾冰轮:古人传说月亮中有蟾蜍,故云“驾冰轮”。 底事隔年会,不怜今夕人。(隔年,指天上。) 底事:何事,什么原因?怜
注释: 十七夜对月 —— 指农历的十五日夜晚,即中秋之夜。 病骨怯风露 —— 我的身体虚弱,害怕风和露气。 愁怀厌甲兵 —— 忧愁的心情厌倦了战争。 人居绝域久 —— 长时间生活在边远荒僻之地。 月向此宵明 —— 此宵明月格外明亮。 轮仄初经汉 —— 月亮运行至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称为“秋分”。 光分半隐城 —— 月光在天空中被分成一半,一半隐没在城中。 迟迟不肯下,应识异乡情 ——
岁序 岁序忽将晏,节旄嗟未还。 低云惨众木,寒雨失群山。 丧乱关诗思,讴谣发病颜。 梦魂识旧隐,时到碧溪湾。 【注解】: 1. 岁序:岁月的更替,指时光流逝。 2. 晏:结束。 3. 节旄:古代官员所持以指挥进退的旄牛尾饰。 4. 丧乱:因战乱而遭受的损失或灾难。 5. 讴谣:歌唱和吟咏。 6. 发:引发。 7. 梦魂:梦中的灵魂,这里指诗人对故乡的记忆。 8. 识:识别、记起。 9. 碧溪湾
容貌与年改,鬓毛随意斑。 雁边云度塞,鸟外日衔山。 仗节功奚在,捐躯志未闲。 不知垂老眼,何日睹龙颜。 注释: 1. 容貌与年改,鬓毛随意斑:形容岁月无情,容颜改变,鬓发也变得斑白。 2. 雁边云度塞,鸟外日衔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大雁飞过天空,云朵飘过边塞;鸟儿飞过天空,阳光照耀着山峰。 3. 仗节功奚在,捐躯志未闲:表示虽然已经失去了官职,但是仍然有为国家效力的决心和愿望。 4.
【注释】 客怀:寄寓在异乡的情怀。 兵气:指战乱。 何日开:何时能解开忧愁。 形骸病自瘦,鬓发老相催:身体因疾病而消瘦,头发因衰老而被催白,说明诗人因战争而身患疾病,又因忧国忧民而过早地衰老了。 已负秦庭哭,终期汉节回:我早已为秦国哭泣,终将回到汉朝。 风雷识意我,一雨洗氛埃:风雨雷电都理解我的心思,一场雨可以洗净尘世的烦恼。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梓州时作
白发 使车前。白发使人憔悴,鬓发如霜,岁月不饶人。 烟波思渺然。烟波浩渺,思念之情无边无际。 霜清穫稻日。霜清指霜降时节,此时收获的稻谷已经成熟。 风急授衣天。风急意,风力强劲,天气寒冷;授衣天是指授衣的季节,即秋天。 客馆但愁坐。客馆是指旅店或旅馆,客人在此住宿,常常感到孤独和忧愁。 钓舟谁醉眠。钓鱼的人在船上饮酒,醉后沉睡。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乘槎会有便,真到斗牛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籍,题目为夜雨枕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淅淅风声止,凄凄雨气凉。 淅淅风声停止了,凄凄雨气变得凉爽。 愁工萦客思,梦故绕江乡。 忧愁之情缠绕着客人的思绪,梦境中总是环绕在江乡。 书疏亲朋少,干戈岁月长。 书信稀少,朋友也少了,战争年代长久。 平城弭节地,可复见秋霜。 平城的城门已经关闭了,也许还能见到秋天的霜降。 注释: - 淅淅风声止
朔雪馀千里,东风遍九州。 注释:朔风的余寒吹过千里大地,春风已经吹遍了整个中国。 关河中土异,灯火上元愁。 注释:国境之间,风俗不同,元宵佳节,人们感到忧愁。 绿蚁尝新酿,青貂恋故裘。 注释:品尝着新酿的美酒,留恋着旧时的貂皮大衣。 紫姑无用卜,世事正悠悠。 注释:紫姑神占卜的事情已经没有用了,世间万事如流水般悠然自得
绝域山川饱所经,客蓬岁晚任飘零。 词源未得窥三峡,使节何容比二星。 萝茑施松惭弱质,蒹葭倚玉怪殊形。 齐名李杜吾安敢,千载公言有汗青
疾风甚雨老难禁,岭外无饧谁解吟。 双鬓客尘谙世变,两眉乡思尽愁侵。 榆钱何处迎新火,杏粥频年系此心。 落日高城魂易断,天临牛斗五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