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端臣
【注释】 摧倒:倒塌。就荒:荒凉。无认处:找不到。野人家:指荒废的墓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诗题一作《古冢》。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物之“美”衬托人之“悲”。首句用“短墙”“摧”字,突出坟墓之矮小,而“树”字点出坟墓附近有树木,为后文“碧荠春开”埋下伏笔;次句“碧荠春开满地花”,是说墓前长满碧绿的荠菜,春天开花,满地都是鲜花,景色十分优美。第三句“马鬣就荒无认处”
【注释】 莺:黄莺。清明:农历三月十五日为清明节,此指春初的天气。园里一声莺:形容黄莺叫声婉转悦耳。啼向春风似有情:黄莺在春风中叫唤,好像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惊起少年游冶兴:惊动了正在游乐的青年。游冶:指男女青年外出游玩。插花沽酒醉清明:用鲜花和美酒来庆祝清明佳节。沽:买,购买。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描绘了春天里,黄莺在春风中欢叫着,唤醒了沉醉于节日欢乐中的青年们,他们买来鲜花
诗句解析 第一句:“党籍碑成国步屯” - 关键词: 党籍碑、国步屯 - 注释: 党籍碑指的是某种政治标记或记录,国步屯则指国家的政治进程。这里可能意味着国家正经历重大的政治变革。 - 赏析: 这句表达了一个历史时刻的见证和反思,即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国家政治进程的显著变化。 第二句:“忠臣埋没瘴乡尘” - 关键词: 忠臣、瘴乡 - 注释: 瘴乡是湿热的南方地区,常与瘴疠病相关联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考生“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诗的大意,再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最后给出赏析。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先要通读全诗,把握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注释,用自己的理解来分析。 浮世:指人世间。功名:指地位和名望。虚:不实在或没有价值。轩冕:古时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和官服,借代官职。又何如:有什么意义呢?趁:趁着
【注释】 湖山园:诗人的别墅。 丹楼碧阁面山开,绿树红芳绕水栽。 丹楼碧阁,指山中别墅的房屋。碧:青绿色;阁:楼房。山开:面向山。 绿树红芳绕水栽:形容湖中风景如画,绿树红花环绕着湖面,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多少好春闲过却,主人无暇不曾来。 多少:多少个春天。闲:闲暇时。过却:错过。主人:这里指诗中的“主人”。无暇:没有空闲。不曾:从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湖山园景色的诗
注释: 谁把工夫巧铸成,铜青依约绿毛轻。 自归骚客文房后,无复王孙金弹惊。 沙觜莫追芦苇暖,灰心聊吐蕙兰清。 回头却笑江湖伴,多少遭烹为不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青铜香鸭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感慨。 首句“谁把工夫巧铸成”,表达了诗人对技艺的赞叹。诗人巧妙地将香鸭铸造成形,这需要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技巧。这里的“工夫”指的是制作香鸭所需的技术和经验
注释 1. 牛首炉:一种古代青铜器,形似牛头。通常由青铜制成,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装饰,常用于礼宾或宗教祭祀。 2. 墦间:指墓地,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墓葬环境。 3. 鼻祖:指创始人或最初的创造者。 4. 云孙:指后来的继承者和后代。 5. 土痕蚀处:指古器物因岁月侵蚀而留下的痕迹。 6. 摹薄:指模仿得过于细致,以至于失去了原有的厚重感。 7. 款识昏:指文字磨损模糊,难以辨认。 8. 象鼎
译文: 在江湖上弹压,耸人听闻。相逢之人无不谈及风骚。 诗从南岳吟诵逾年而老,名得西山荐益高。 半生历官只身于幕府,午年还国仍为郎曹。 儿时曾诵读先生诗句,镜里如今已二毛。 注释: 1. 弹压江湖耸市朝 - 意为治理江湖,使得朝廷威严显赫。 2. 风骚 - 指诗歌、文章等文艺作品,这里特指诗词歌赋。 3. 南岳 - 指位于中国湖南省衡山县的南岳衡山,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名山之一。 4. 西山 -
重阳节后一天,我同友人一起在江楼分韵赋诗,得“台”字。 在江边楼上笑着举杯畅饮,栏杆上徘徊着久久不愿离去。 风从别浦吹来,潮水回荡而去;云雾笼罩了前山,雨点落下又飘过。 秋冷了丹枫先叶凋零,节令到了菊花尚未盛开。 凭高远望引发我兴怀往事,昨日谁登上戏马台? 赏析: 这首诗是重阳节后一日诗人与友人在江楼分韵赋诗时所作,诗题中的“重阳”,即重九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因此称重阳节。
【注释】 条:枝。萼绿华:即萼绿,仙人名,相传为汉代方士。 单于塞:指边塞。 阿母家:指宫廷。 堕砌:掉在台阶上。 点衣:指胭脂点点的衣裳,代指女子。 别来埋没春风面:自从别后,你就像被埋在春风里一样,不再出现。 【赏析】 这首诗是次韵友人悼宠落梅,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其遭遇的同情和哀悼。首句写落梅的凋零与仙界的空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友人的命运;颔联以画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