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德邻
在宋代诗人俞德邻的《寿沿江黄制置七首》中,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对理想政治治理和人际关系的理想化表达。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并给出相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 诗句: 军中用范老,幕下罗欧阳。 - 注释: “军中用范老”,意指在军营中需要像范老这样有才干的人。“幕下罗欧阳”,则是指在幕府中要招揽像欧阳这样的人。 - 译文:军中需用范老之才,幕府下应招揽欧阳之智。 -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黄制置的七首诗中的一首。黄制置,即黄晞颜(1039-1104),字叔度,号紫阳先生,眉州青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理学名家朱熹的老师。这首诗表达了黄制置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五龙阅古今,颜貌俨童孺。 五龙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五种神兽,它们分别代表着水、火、木、金、土五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的《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山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1. 环洲玲珑径深窈:描述了环洲上的小路曲折蜿蜒,幽深而神秘。玲珑表示小路曲折有致,深窈则形容其深邃幽远。 2. 巉岩翠壁摩苍颢:描绘了巉岩上覆盖着青翠的山壁,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摩苍颢则形容山壁的陡峭和苍凉的美。 3. 幽人结屋倚阴厓
【注释】 1. 走也晚:即“行路之晚”,指时间太晚。 2. 道:这里指道路,比喻仕途。 3. 曳裾(yì jū):古代士大夫的服饰,衣襟下垂至地,用手提拉,以示谦恭。 4. 师门:老师的门庭。 5. 岌(jí)数仞:危崖高耸的样子。 6. 冠佩:指头戴的礼帽和身上的服饰。 7. 长光贾:指长乐坊。 8. 吹嘘怜苦辛:吹嘘,这里是称赞之意;怜,怜悯;苦辛,辛苦。 9. 永言:永远铭记;一饭报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一首:父母斯民寄,斯心斯民心。 - 注释:父母寄托了对百姓的关怀,我们的心意与民众息息相关。 - 赏析:诗的首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责任感,将国家治理比作父母对待子女,显示了领导者的使命感和深厚的人民情怀。 第二首:仁哉彼君子,天地融一襟。 - 注释:那个君子真是仁慈,他胸怀宽广,如同天地融合。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君子仁德的赞美
【注释】 遣兴:即遣兴之作,借以抒发感慨、寄托情怀。孟兵部使君:孟郊的官职。《旧唐书》本传称孟郊“举进士下第,不得意”,曾作《登科后》诗,自述其“苦心积虑”之状。孟郊与张籍、韩愈、李贺等人皆为中唐时期的文人,而当时科举制度盛行,士人们常以“学射”比喻应举及第。此篇即是作者在失意时,寄寓自己对科举的失望和愤懑之情。 逄蒙学射:语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曾说:“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通
诗句解析: 1. 衙衙双石撑青空,涧鸣瀑吼惊鱼龙。 - 衙衙双石:形容两座石头形状像人一样,有节奏地敲打。 - 撑青空:形容石头高耸入云,支撑着天空。 - 涧鸣瀑吼:指瀑布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 惊鱼龙:形容声音之大,使鱼和龙也被惊吓。 2. 维舟支筇步山径,山黑鬼啸猿啼风。 - 维舟支筇:用拄杖代替船桨,行走在山林小路上。 - 山黑鬼啸猿啼风:形容山林的幽暗与野兽的叫声。 3.
注释: 越流饮醇酎,街亭正军律。 越江边饮用醇厚的酒,街亭上整顿军队的纪律。 劝惩妙微机,今古轨辙一。 用巧妙的方法来劝诫和惩罚,古今的道理是一致的。 韩昭戒梦言,荀攸贵深密。 韩昭侯有梦中的话,荀攸看重秘密。 此事难语人,端居幸时绎。 这件事情难以告诉别人,只有闲暇时刻可以细细地思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治理国家、整顿军队的深刻认识。首联“越流饮醇酎,街亭正军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有40句,每句的译文如下: 妖氛塞乾坤,乘罅毒黔首。 膏肓不可针,灵文泄枢斗。 雷师烂柯仙,造化默授受。 捕蛟笞鬼神,宛似弥明叟。 雷霆指顾间,云雨翻覆手。 携诗走江湖,万里屈伸肘。 平生刘伯龙,贻笑今已久。 谁能烦律令,三揖费蕉柳。 嗟嗟世涂艰,魑魅白昼吼。 蓝色杂曼肤,睒眒眩妍丑。 我欲扫除之,荒郊乏荆帚。 何当袭师术,轰霆震枯朽。 坐使四海清,物物跻仁寿
商岩赉良弼,周岳生甫申。 一贤关世运,六合归吾仁。 英英丹霞翁,异代独儗伦。 骑驎下帝所,仗钺清塞尘。 塞尘行且清,器农不器兵。 廊庙端绂冕,永永扶休明。 注释:商岩赏赐良弼,周岳赐给甫申。一个贤人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四海归附,天下太平都是因为君主的仁德。英俊的丹霞翁,在古代独树一帜;骑着麒麟下到帝王那里,拿着斧头清除塞上的烟尘。塞上已经清静了,应该用农力来治理国家,而不是用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