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德邻
【注释】 十旬:十天。客:旅居他乡的人。返樛(jué,通“决”):回家。核田:耕种田地。榾(léi,通“垒”,堆积)柮(bàn,通“板”,炉子底)。焚:烧。屠苏:古称“太岁酒”。浸井:用井水浸泡药草。迫:急迫。忙中:匆忙之中。隐者便:对隐居者的便利。菟裘(túqiú):皮衣,古代隐者所穿。九龙泉畔锡山边:指九龙泉的边沿。传说中仙人常来此饮水的地方。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学生欣赏这首诗的艺术形象,赏析诗歌的意境,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答题时先指出运用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的,表达他对于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茅斋蓬鬓静编蒲,谁使担簦问客途。 注释:在茅草做的小屋里,头发花白的我静静地编织着蒲草。是谁让我担起行李,去询问旅途的艰辛呢? 赏析: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生活的场景,通过“茅斋蓬鬓”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衰老,“编蒲”则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和简朴。"谁使担簦问客途"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和询问
【注释】 青岁:青年时期。迂疏:迂腐,不合时宜。市廛:市场。诛茅:指砍伐茅草建造房屋。北山:指终南山。阴洞:深暗的洞穴。猿分饮:山中猿猴争喝泉水。草软阳坡:指阳光照射的地方。鹿伴眠:与鹿同眠。三径:小路。烟云:雾气与云气。画:风景如画。风月:风声和月色。不记年:不记得年数。 【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厌恶喧嚣的市集,在终南山深处砍茅结屋,住在北山上。 山里泉水清凉,幽深的岩洞中有猴子争着喝泉水
【注释】 1. 风饕雪虐:指天气恶劣。 2. 驾扁舟:驾,驾驭,指划船;扁舟,小船。 3. 又作田家数日留:又做(在田间)停留了几天。 4. 雁逐稻粱飞远浦,犬惊杖屐吠荒丘:大雁随着稻粱飞向远处的湖沼,狗因害怕而惊叫起来。 5. 三杯薄酒延僧话,一盏寒灯伴客愁:喝三杯酒请和尚聊天解闷,一盏冷油灯陪伴客人发愁。 6. 白水漫漫妨麦事,催钱县吏亦宜休:白白地妨碍庄稼的生长,催钱的县官也应该休息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独雁叫群天漠漠,蹇驴畏滑路悠悠。相思清夜黄花老,一盏寒灯万斛愁”。然后分析诗句中的意象,最后进行概括总结,注意要言之有理、有据。 “尊酒旗亭说旧游”,尊酒,指美酒;旗亭,是酒店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故址已不可考;旧游,指过去的朋友或熟人的聚会。诗人以尊酒为媒介,在旗亭中与朋友重逢。 “重来茂苑又深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意象,并在此基础上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借竹、燕、蟹等物,抒发了对人才的爱惜之情。“杖藜”句写自己在竹林中徘徊;“叹息人间”句以感慨人生多劫灰,慨叹时运不济,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叹;“燕颔素无难食肉”句用典故说明自己才能未得重用
《村居即事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的关键词是“过客”、“聚”和“烟微”,表达了村庄偏僻、人迹罕至的特点;第二首的关键词是“鱼虾”、“鹅鸭”、“苫屋角”和“课儿”,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 注释: - 地僻村深过客稀:地势偏僻,村庄深处,过往的行人很少。 - 数家生聚突烟微:有几户人家在烟雾中显得非常突出。 - 鱼虾入网忙呼酒:鱼虾被捕进网后,人们忙着喝酒庆祝。 -
【注释】 公车:汉代设置的考试科目。汉制,由太常选任博士弟子,在京师学习,期满后参加考试,称为公车征士。诏:皇帝的命令。宣发:散发。萧萧:风声。巾:古代头巾。乐事:快乐的事。饥人:挨饿的人。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怜:怜悯。洗眼开怀:形容心情舒畅。任屈伸:任凭委屈或伸展。野鹤瘦躯:指仙人。驯鹿性:指驯鹿的温顺。麒麟:传说中的祥瑞之兽。宁复:岂能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怀萧道夫 北辙南辕一昔分,何时尊酒细论文。 谈经举世用燕说,横笔何人静楚氛。 朋辈风流推李杜,弟兄词藻愧机云。 麟洲有客长回首,归诵琅章饫所闻。 注释: 怀萧道夫:怀念萧孚道。萧孚道字子高,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曾官至侍御史、太常卿,著有《文选》等书。 北辙南辕一昔分:指南北朝时期萧绎和萧绎的哥哥萧纶分别时的情景。《文选序》中说:“宋初文士,体格清靡……自兹以降,音律顿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