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刍
洪刍的《席上口占和使君韵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意境的诗作。下面是对该诗句的逐一释义、译文及赏析: 1. 皂盖朱轓驻水滨: - 皂盖朱轓:指的是用红漆涂饰的车盖,是一种尊贵的象征。 - 驻水滨:在河边停下,暗示诗人与使君之间的相遇。 - 整体描述了一个贵族或官员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停下的场景。 2. 芳菲虽晚景犹新: - 芳菲:花草的美丽。 - 晚景犹新:即使景色已经晚秋,依然保持着新鲜美丽。 -
诗句: 可堪春恨似悲秋, 把酒驱愁转益愁。 飞尽柳花怜逐客, 始知春色到汀洲。 注释: - 可堪: 难以承受,形容非常痛苦或悲伤的情况。 - 春恨: 春天的悲伤,比喻春天带来的忧愁。 - 悲秋: 秋天通常被认为是凄凉和悲伤的季节,这里用来比喻对春天逝去的感伤。 - 把酒: 手持酒杯。 - 驱愁: 消除忧愁。 - 转益愁: 更加加剧了愁绪。 - 飞尽: 花朵飘落殆尽。 - 柳花:
万卉千葩画不如,芬芳合比白云腴。 应凭巧绝传神笔,幻出江南没骨图。 【注释】: 万卉:各种花草。 千葩:各种各样的花朵。 画不如:画得比不上。 比:比喻。 白云:形容花朵洁白无瑕。 腴:丰润。 应:应该。 凭:凭借。 绝:绝妙。 巧绝:巧妙无比。 笔:指毛笔。 没骨图:没骨法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画法,以淡墨勾勒山石轮廓,再以浓墨点染,使山石的形体和质感得以突出,而色彩则随其自然,不作过多渲染。
或遗扬州芍药者用元韵二首 似与风光殿后尘,亭亭红艳远看人。 既能障下嫣然笑,移取雷塘十里春。 注释: 1. 似与风光殿后尘:仿佛被风景所掩盖,如同尘埃般默默无闻。 2. 亭亭红艳远看人:亭亭玉立的花朵在远处望去格外鲜艳动人。 3. 既能障下嫣然笑:能够遮住下面的娇羞笑容。 4. 移取雷塘十里春:把这种美丽的景色移植到雷塘十里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扬州芍药的美丽画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道中即事八首”,要求考生逐句解释并分析其表达技巧。解答这类题型时,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逐句翻译,最后再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第一首前两句的意思是穿云直上,来到双峰寺,投宿在墙壁上难以追得上四祖的禅法。后两句的意思是香积寺中,喜逢蒲塞馔;我拂掉席子
注释:我在池塘边想要描绘黄庭,却因为笼中鹅群而无法下笔。我近年来已经很少杀生,不会怪罪我太讨厌生命。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与鹅群的互动,表达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他不想伤害这些无辜的生命,也不想破坏这平静和谐的画面。他用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使读者深受感动
【注释】 翻经:佛教经典。灵运:谢灵运,东晋诗人、画家。推不去:推脱不掉。爱酒:喜爱喝酒。渊明:《世说新语》记载陶渊明“常著文章自娱”,又“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即欣然忘食”。这里用他自号“五柳先生”,以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与世无争。挽不住:拉不回来。无复种莲人:不再像过去那样有人种莲花了。作社:结社。写影:指绘画或雕刻的佛像。成台:建造佛塔,也指佛塔。 【赏析】 这是一首托古抒怀诗
诗句释义: 1. 北山石窦冽寒泉:描述北山的石缝中流出清凉的泉水,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2. 森木清阴拱外堧:茂密的树木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片阴凉,如同屏障一般环绕着山峦。 3. 试酌祇园八功德:尝试品味只园中的八种珍贵药材,象征着修行或品尝美好事物。 4. 醍醐灌顶想欣然:比喻受到启迪或教诲后感到心情愉快和振奋。 5. 水之美者三危露:形容水的清澈透明,仿佛三危山的露水一般珍贵。 6.
以下是对《跋橘帖二首·其二》的分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右军一字价连城:右军指的是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他被誉为“书圣”。这里的“一字”指的是他的书法,而“价连城”则形容其书法作品的价值极高,如同一座城一样珍贵。这一句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度赞赏和尊重。 2. 断简残章尚典型:这里提到的“断简残章”是指书法作品中断裂或残缺的部分,但它们仍然能够体现出书法的典型特征和美感
贾谊洛阳推最少,相如蜀郡更多才。 异书且觅金楼子,俊采空归玉镜台。注释:贾谊被世人认为才思不如西汉的政论家晁错;司马相如则以文才超群著称。贾谊曾因“劝百而讽一”而被贬为长沙太傅,后来被赦免回朝。相如则因得罪汉武帝而投江自尽。两人都才华横溢但结局却迥然不同。贾谊的《吊屈原赋》中说:“不问苍天之高也,不为清波之澜。”相如的《上林赋》中说:“若乃山林川谷,石穴陂池,弗能名者,无所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