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题干要求“逐句释义”,考生在翻译时要逐句落实,逐词翻译,同时注意重点字词和关键词语的翻译。 “十年不见君如许”一句中,“不见”指好久不见;“许”是允许的意思,此处有“多么长时间”之意。“一日相逢我便倾”一句中,“倾”在这里的意思是倾倒、倾心。 “结绶合为金马客”一句中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北山石窦冽寒泉:“北山”可能指的是某个地理位置或自然景观,如北方的高山。“石窦”指的是岩石间的缝隙或洞穴,常被形容为深邃而幽静的地方。“冽寒泉”描绘了泉水的冰冷和清澈,暗示着水源之纯净和冷峻。 2. 森木清阴拱外堧:“森木”描述了树木茂密的景象。“清阴”表示阴凉、凉爽的树荫,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水之美者三危露,邂逅清甘一勺同。两客携茶煮汤鼎,归来应御玉川风。 诗句“水之美者三危露”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美景——三危山的露水。这里的“水之美”并非仅指自然景观的美感,更隐含了诗人对纯净、高雅品质的追求。这种追求与“邂逅清甘一勺同”中的“清甘”相呼应,都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意境。 “山色何如水色幽”和“棋声不乱叶声愁”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山水之美的不同侧面。山之深沉
【注释】 跋:题在书画、书籍、碑帖等上的文字。橘:橘子。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最盛,故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此指重阳节。 门生:学生或门徒。藏:收藏。 博物:指博学多识的人。新书:新编的书或新发现的文物。 赏析: 这是一首题跋诗,作者通过跋文对所藏《橘帖》的内容作了介绍和评价,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首句“苏州句法追彭泽”意思是说
【注释】 折轴:指书。五车:形容书多。韦编:以熟牛皮绳穿合竹简而制成,用以捆扎书卷,因称“韦编”。贝叶:《诗经》的篇章用贝叶装订。窗纱:指书的封面或封套。老禅:这里指韦编老人(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钻故纸:钻研古代文献书籍。遮眼花:指读书太多看花了眼睛。 【赏析】 这首诗是借写韦编老人借书一事来赞美读书人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 第一句写从韦编老人那里借了五车书
笋舆沙路裌衣轻,小雨斑斑落又晴。 三月尽头穿岭去,万松阴里踏莎行。 诗句释义与赏析: 注释: - 笋舆沙路裌衣轻:使用竹制的轻便小舆,穿着宽松舒适的棉布衣服,形容旅途的轻松与自在。 - 小雨斑斑落又晴:虽然经历了短暂的小雨,但随后天空放晴,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和生机。 译文: 乘坐竹制的小车,在湿润的路上行走,穿着轻薄的衣服,感受着微风拂面。尽管天空短暂地被乌云遮蔽,但最终雨过天晴
【注释】道中:在道路上。榆荚:榆树的种子,形状类似柳叶,俗称榆钱。沈郎:晋代王凝之,字子安,娶谢家女为妻。谢家是世家,其女名次兰(一说次女名次兰),字兰情,有才气。王凝之沉溺于声色之中,不理家务,谢氏遂绝食而死。后用“沈郎”指称沉迷于享乐、荒废了正业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小诗,诗人抓住榆钱这一特点来写春意。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形状像柳叶,故又名榆荚。榆钱初生时如小钱一样圆滚滚的
道中即事八首 春风轻拂,鱼龙戏水,我游此地亦未晚 1. 标题:道中即事八首 2. 译文: 三月的东风轻轻吹过池塘,鱼儿在水里嬉戏,水族在水里畅游。 我来这里游玩也未为迟,后车如果追赶公子出游也不迟。 3. 注释: - 三月:指春季的第三个月。 - 清风:形容春天的微风。 - 鱼龙:指水中的动物,如鱼、龙等。 - 水族:泛指水中的所有生物。 - 池上头:池塘的上方。 - 戏仙舟:在水中嬉戏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风岭上春风颠,杜鹃花下啼杜鹃。 - 春风岭上:春天的风吹拂着山岭。 - 春风颠:形容春风强劲有力,吹得人站立不稳。 - 杜鹃花下:杜鹃花盛开的地方。 - 啼杜鹃:杜鹃鸟在花下鸣叫。 -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声音,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 花开花落春事晚,归欤当及秋风前。 - 花开花落春事晚:花朵开放后逐渐凋零,春天的事情也逐渐结束。 - 归欤当及秋风前
第一联:吏部瓮间应烂醉,渊明篱下祗空杯。 释义:在吏部的官署里,他烂醉如泥;而陶渊明在篱笆下,只空留酒杯。 注释:吏部:指吏部尚书,古代官职名称。烂醉:喝得酩酊大醉。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3654930)。篱:篱笆。 第二联:径须道士常持满,拉取青州从事来。 译文:直接让道士常满,拉来青州的官员们。 注释:径:直接。道士:指方士或术士。常满:常用作酒器。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