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刍
注释: 万里将雏西北飞,江淮倒影映池中。 云天广阔稻粱少,却羡鹪鹩筑巢枝。 译文: 千里之外,一群雏鸟向西北飞翔,江淮的倒影映在池塘中。 云天广阔,稻粱稀少,却羡慕鹪鹩在一枝树上筑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描绘了一只小鸟的生活环境。 首句“万里将雏西北飞”,描绘的是一只雏鸟向西北方向飞翔的场景。这里的“万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而“将雏”则是指雏鸟
``` 循吏三年借寇君,宾筵春事一番新。 中山自可销千日,河朔宁须泥十旬。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 “循吏三年借寇君”:描述了一位长期担任地方官的官员(循吏),其任期已满三年,现在正借用他人之位(寇君)。 - “宾筵春事一番新”:在春季宴会上,一切都显得焕然一新,如同春天一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中山自可销千日”:在中山地区,自然美景足够让人流连忘返,可以消磨长达千日的时日。 -
诗句输出:五日尘沙十日泥,杜鹃苦劝不如归。 译文:五天的尘土和沙子使双脚变得沉重,像泥土一样难以行走,杜鹃鸟不停地劝说我回到家乡吧。 注释:五日、十日分别指的是连续几天的艰难行走,使双脚变得沉重,像泥土一样难以行走。杜鹃鸟不停地劝告我回到家乡吧。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艰辛的诗作。诗人在旅途中遭受了连续几天的艰难行走,使得双脚变得沉重,就像泥土一般难以行走。而此时
【译文】 十年没有踏足关山的路途,千里迢迢来到长亭。烟雾笼罩着水光山色,映照人头白发如霜;云气缭绕山峰青翠欲滴,我眼中依然闪烁着青春的光采。 【注释】 ①道:这里指山路。 ②关山:古称函谷关、武关等为“关”,称太行山为“山”。 ③亭:旧时驿站名。 ④烟水、眼犹青:写自己年老体衰之状。 赏析: 《道中即事八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秋
【注释】 曲江:指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他曾任工部员外郎,后因得罪了权贵而离开京城,晚年在成都草堂定居。忠荩蔼(yǎn)前修:忠诚耿直地效仿前人的美德。晚岁差池恨未休:晚年的不幸遭遇使他深感遗憾。差池:失误、不如意。鼻祖:指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字号“李峤”,是唐朝初年的诗人和官员。名高岭海:声名远播到岭南、东海之滨。耳孙:杜甫的儿子,名鹤,排行第三(《旧唐书》卷一五九)。诗礼尚风流:以诗礼为家训
【注释】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民间习俗这天要祭拜祖先。 偶逢:偶尔遇到。 身在异乡:身在他乡,指远离家乡的人。 桃花酷似暮春时:桃花盛开的样子,很像晚春时节的景象。 溪毛入馔:用溪中的野草做的菜。 云子新炊:云子的蒸饼。 斗酒百钱能得醉:意思是花一百文钱能喝到一斗酒。 傥寻佳处:倘或(倘若)能找到好地方。 一伸眉:舒展眉头,形容高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异地他乡,偶然遇上人日佳节而创作的
这首诗以“雪”为主题,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首句“撩人縢六索题诗”,意思是说雪撩人心扉,仿佛在纸上留下许多痕迹,如同六条绳索一样。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将雪花与绳索相比,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形状和飘落的姿态。 第二句“赖有支郎为解围”,意味着诗人依靠支郎的帮助,解决了被雪围困的问题。这里的“支郎”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其他帮助过他的人
“酿雨浓云郁不开,绛英素蕊半苍苔。不因皂盖班春去,谁唤青衫老吏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刍的《次陈使君韵三首·其一》。洪刍,字驹父,为宋洪州南昌人,其弟洪朋。洪刍曾放意江湖,不求闻达。他的诗作多表现一种淡泊之情,如本首诗中“酿雨浓云郁不开”与“绛英素蕊半苍苔”,描绘出了自然景象的幽静之美,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超脱。 诗句中的“不因皂盖班春去”指的是没有因官员的离任而感到惋惜
诗句:暖日和风似酒醺,提壶鸟语苦淹人 译文:阳光温暖,微风和煦,像美酒一样让人陶醉;我提着壶子,听着鸟儿的鸣叫声,却觉得这美好的时光太过漫长。 注释:暖日和风: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微风。似酒醺:像喝醉了的美酒一样沉醉其中。提壶鸟语:提着酒壶欣赏鸟儿的鸣叫。苦淹人:虽然美景令人陶醉,但时间过得太快,让人感到有些无奈。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的午后,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微风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的诗,写诗人隐居生活之悠闲、清雅。首句“羲皇”,传说为伏羲氏,是上古帝王,以龙纪官,号曰“羲皇”。此处指隐者自比。次句“方丈”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山名,此处借指隐居之处。三四两句写隐者在山中的生活,没有多余的杂念,整天与南山为伴,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此诗语言简练含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可到羲皇上,不离方丈间。 初无盈把菊,尽日对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