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宿
译文: 在野外的小茅屋,远离尘嚣与繁华。 放下世俗的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一匹马能听懂天地间的秘密,五禽戏让身心得以舒展。 仁爱与智慧在这里找到安身之处,吉祥如意降临这小屋。 注释: - 野庐:指野外简陋的小居所。 - 休舍松石间:在松树和石头之间休息,形容简朴自然的生活。 - 外物不可必:世间万物变化无常,无法预测。 - 一马究微言:比喻通过一匹良驹来领悟深奥的道理。 - 五禽戏
【注释】 珍禽亭:即“鸟亭”。 仁人:有道德修养的人,也指贤明的君主。高斋:高大的书房。 忘机宅真粹:忘记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鱼鸟沐馀恩:鱼儿鸟儿沐浴着余下的恩泽。 蒙善气:受到良好的气息熏陶。 珍哉岛上禽:真是珍贵的岛上禽鸟。 托身良得地:能安身的地方是好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仁人君子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修身养性的意境。首联点出题意,以“仁人”自喻,表明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解析】 “静斋”是题目,点明此诗的写作对象和主题。“静斋”即指“斋”,斋为古代帝王、官员的书斋或官署。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 【答案】 ①首联:铃阁侍卫稀,幕府文书省。 译文:铃阁侍卫的人很少,幕府里文书往来频繁。 注释:铃阁:指皇帝的寝宫,也指宫殿的外门。侍卫:指守卫宫殿的人。幕府:指军府。②颔联:石上试真茶,松间移小鼎。 译文:在石头上试饮真正的茶叶,在松树下移动小茶炉。 注释:真茶
【解析】 “宴集”的注释:在宴会中相聚。 【译文】 郁陶倦烦暑,爽豁逢萧辰。 开樽有欢伯,倾坐得嘉宾。 雕盘荐肥羜,宝刀脍霜鳞。 清谈屏世务,善谑到天真。 须言烛可继,莫诉杯行频。 至道谅在己,外物不关身。 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当时他退居东山,闲适自娱。诗人借宴饮之机,尽情抒发自己对世事的淡泊之情,表现了他对人生、宇宙的独特看法和追求。 首联“郁陶倦烦暑,爽豁逢萧辰。”意思是说
怨思 阴虫思衰草,羁雌啼空林。 盛秋授寒服,独夜捣清砧。 影孤随月瘦,肌薄怯霜侵。 平生托义分,梦想在容音。 山头怜化石,陌上重辞金。 安得两黄鹄,因之传此心。 注释: 怨思:表达思念之情。阴虫思衰草,羁雌啼空林。阴虫:指秋虫,如蟋蟀等。衰草:指枯萎的草。羁雌:被束缚的女子,这里比喻思妇。啼空林:在空旷的原野上啼哭。 盛秋授寒服,独夜捣清砧。 盛秋:深秋时节。授寒服:穿上寒冷的衣物。独夜
【注释】 池台:指园林中的水池和假山。 迟夕:傍晚时分,天色已晚。 弄秋水:指池中之水。 蟾明:月亮明亮如蟾蜍一样。 桂花树:桂树。 鱼跃莲叶底:鱼儿跃出水面,溅起涟漪。 惠庄津:惠庄的渡口。 蒲城:即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古称龙门。 【赏析】 《池台》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此诗描写了池畔假山上亭子旁种满桂树,月色下池中水清澈见底的情景,表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句解析 1. 三道胶西策:这一句可能是指苏贤良被委以重任,就像三件重要的策略。"胶西"可能是地名或与策略相关的象征。 2. 详延俯瑞蓂:这里的“详延”可能意味着仔细地考虑和安排。“俯瑞蓂”则可能指的是有吉祥的征兆出现。 3. 帝临宣室坐:宣室是古代帝王召见大臣的地方,这里表示皇帝亲临其位,象征着权威和尊贵。 4. 捷思谁加点:这里的“捷思”可能指的是敏捷的思绪或者迅速的行动
【注释】 竹:竹子。清浅流:清澈的溪水。岛屿:水中的沙洲。筛月:指月光透过竹叶,像筛子筛过一样明亮。秋:秋天,这里指秋风。紫茎:紫色的竹子。雌翠:雌性的翠绿色。戏鸥:嬉戏的鸥鸟。秦松:秦代的松树。无用笑:不必嘲笑它。封侯:封赏土地。 【译文】 坛东那可爱的竹林,更笼住了清澈的溪流。竹根伸进沙洲,竹箨覆盖小洲。夜深时月光洒落,风多时仿佛战鼓擂动。紫色的竹子同入画,青石伴着垂钓人。竹叶里藏着雌翠色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最后进行辨析作答。本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读懂原诗句意思,然后依据题目要求选出相关语句,并结合诗中词语的语境含义、情感以及手法等进行分析即可。 1.碧楼:碧瓦红楼,指华丽的楼阁,借喻高官显贵的府邸。这里指代的是王昌龄的住处。
【注】 讲毕周礼诏赐御筵 :在周代的礼仪中,有讲经的仪式,皇帝诏令将这个仪式赐给百官听。 典礼惟周旧 :典礼之制,沿袭周朝旧例。 经文在鲁馀 :经籍文字保存于鲁国,指鲁国孔府。 西清开缥帙 :指唐玄宗开元年间,翰林学士分日轮流进讲经史,称为“集贤殿”。 东面授丹书 :唐玄宗曾说:“今朕欲使学者知君亲之道,先读《孝经》、《论语》,次及《尚书》、《左传》。”即以红色丝线系书轴,置于东壁,以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