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鹿卿
诸公约会县中观灯不克赴既又见趣座中赋一章 上元花市明如昼,良会应知臭味同。 自笑无殽似坡老,岂能载酒过扬雄。 寒盟如我颜生赤,烧烛输君坐照红。 莫忆绕梁声未断,且将诗酒谢春风。 【注释】: 诸公约会:约请众人一起聚会,共度佳节。 良会:美好的聚会。 臭味同:气味相投,指志趣、情趣相同。 自笑:自嘲。 肴:菜肴,这里指食物。 似坡老:像苏轼那样。 载酒:携带酒食。 寒盟:寒冷的友情。 颜生赤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含义,以下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云萍邂逅总青春,意气飘飘足绝尘。 - 注释:云萍邂逅总青春,意气飘飘足绝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青春的时光里,我遇到了云萍,我们意气风发、心旷神怡。 - 赏析:诗人用“云萍邂逅”描绘了青春时光的美好相遇,表达了一种青春的激情和向往。同时,“意气飘飘足绝尘”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当时的自信和洒脱。 第二句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多读、多积累、多背诵名篇佳作和名句名篇,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这是传统的题型,也是难度系数较大的题型之一,要求考生不仅要对诗文内容熟悉,而且要对诗文的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考生在备考时,应先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主题,然后再根据试题的要求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本题要求考生回答诗句的意思
玉立青规照眼新 封侯端合踵平津。公车久满三千牍,属国犹淹十九春。一睹雉驯知善政,双飞鹗荐爨陈人。焦桐会有知音在,未必终为爨下薪。 译文: 我像一座矗立的青翠山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崭新的景象,我渴望被封为侯爵,与汉武帝一样,追随他的脚步走向辉煌的平津。公车官邸中已堆满了三千卷公文,我的属国还在漫长的春天中徘徊。一眼望去,那些雉鸡温顺驯服,我知道这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双飞的大雁被荐举到朝廷之中
【诗词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表伯朱丞尉的。朱承尉是唐宪宗时期的一位官员,曾任江陵府司户参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表伯朱丞尉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山林的向往。 【逐句赏析】 “瘴岚窟里抱琴归”,意思是说在瘴气缭绕的山岭间抱琴而归。这里的瘴气是指南方湿热的气候,使人感到不适。瘴气缭绕的山岭,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而抱琴归来,则是一种高雅的情趣。这里的“瘴”字
【注释】 ①曾佥:即曾觌,南宋大臣。喜雨:指皇帝下诏祈雨。亢旱:久旱不雨。征帆:指行旅之船。浥尘:雨水沾湿尘土。靖共神所介:意为神灵保佑,保佑平安。约束:约束自己。后来遵:以后要遵守。南浦:指离别的地方。阳关:指送别的曲调。故人:旧友。白头亲:年老的父母亲。 【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为曾佥喜雨之事而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和祝愿。 首联“隔年亢旱到初春,才挂征帆雨浥尘”,诗人以时间为线索
诗句释义:春天的河水如同巧匠所酿造,满溢在县里,仿佛洗去了所有的烦忧和疲惫。 译文: 春光如画,河流两岸生机盎然,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人们摆脱了冬日的寒冷束缚,开始忙碌起来,享受着春天带来的温暖和活力。 赏析: 此诗描绘了春日里河阳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簿书尘”和大自然的美景
这首诗是追挽监簿李公的。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谁将伪学涴忠良,满眼脂韦时样妆。 注释:谁把伪学这种东西涂抹在忠良之上,满眼都是像油脂一样的谄媚和伪装。 赏析:这里的“伪学”指的是当时流行的一些学说,它们被一些人用作攻击他人的工具,而“忠良”则代表正直的人。诗人在这里批评那些为了私利而陷害他人的人,他们的行为就像涂抹在忠良之上的油脂一样,让人难以看清真相。 2. 敢斥弘羊苏岁旱
【解析】 此诗作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七月,时诗人任福建行省参知政事。诗的首联以“岁有秋”为题咏喜雨,写诗人对农事之关切。颔联写自己因连日阴雨而心烦意乱,却反求自心,得一通达之悟。颈联写自己虽在岭外,但关心天下苍生疾苦。尾联说自己虽然为政一方,却不能使百姓满意而归,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忧虑。 【答案】 (1)田里欢传岁有秋:田里传来喜讯,说今年秋天丰收有望。 已占休证叶龟畴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朱轓的一首七律。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朱轓临莅甫经秋,已报民庸总若畴。 注释:朱轓刚刚来到,秋天刚过。他已经传达了命令,所有的事务都已经安排妥当。 2. 剩有心思图惠养,更无毫末事诛求。 注释:剩下的心思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没有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罚。 3. 操存对越神明久,应祷旋销旱魃忧。 注释:我保持忠诚和清明,已经很久。祈祷会立即消除干旱带来的困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