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鹿卿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朱轓的一首七律。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朱轓临莅甫经秋,已报民庸总若畴。 注释:朱轓刚刚来到,秋天刚过。他已经传达了命令,所有的事务都已经安排妥当。 2. 剩有心思图惠养,更无毫末事诛求。 注释:剩下的心思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没有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罚。 3. 操存对越神明久,应祷旋销旱魃忧。 注释:我保持忠诚和清明,已经很久。祈祷会立即消除干旱带来的困扰。 4.
【注释】 1. 至和嘉祐正涂开:宋英宗时,文同在四川任官,他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后文同因直言进谏得罪了皇帝而被贬谪到黄州,这时他写下此诗以自慰。 2. 彩凤将雏出蜀来:彩凤是凤凰的别称,这里指诗人。将雏是指将要孵化。 3. 父子名声天宇小:父亲文同的名声与天地相比还太小,只能与“天宇”相比。 4. 弟兄笔力海潮回:哥哥苏轼、弟弟苏辙两人的文才如海潮一样汹涌澎湃,令人叹为观止。
【注释】 化感儿嬉七十翁:化感,佛教语,指感应、教化。七十岁的人还能游历四方,与儿童嬉戏,足见其精神矍铄。波馀犹足活喑聋:指耳聋的老人还能游历四方,与儿童嬉戏,足以感动天地。肯安恬退淡中味:“恬”字的“安”字底是“田”,所以这里说“安恬”就是种庄稼的意思,比喻人要安分守己。大觉催科拙处工:意思是说,自己不善于应付考试,但能及时帮助那些在考试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及物坐看驯乳雉:指自己虽老还健在
蜀道山川鬼斸开,文星屡谪北中来。 凌云赋客邀难住,捉月仙人唤不回。 坡颍与泉同一姓,汉唐比宋孰多材。 公诗状出眉州画,不学香山咏马嵬。 译文: 蜀道山川奇特险峻,仿佛鬼斧神工般展开一幅幅壮丽画面,文星屡次被贬谪到北方。 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仿佛可以触及天空,却难以留下自己的足迹。 苏轼的诗歌才华与水乡风光如此相似,而唐代和宋朝各有所长,令人钦佩不已。 您的诗歌如同眉州的画作一样,生动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和理解。“瑞世词章响佩琚”,这是第一句,意思是世间的词章响遍了佩玉之声;“过人学力更充馀”,这是第二句,意思是他的学问超过了一般人。“盘空紫气难藏剑”,这是第三句,意思是他就像盘踞天空的紫气一样难以隐藏他锐利的目光;“照坐青藜趣校书”,这是第四句,意思是他坐在青藜灯下专心致志地阅读典籍;“已脱尘埃辞矮屋”,这是第五句
这首诗是一首题张法示诗集的诗作,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其作品的喜爱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1. 闻名每恨不相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情和对他的才华深感遗憾,因为自己未曾亲自见面或相识。 2. 相识梅关眼带青:诗人在得知朋友的消息后,感到非常高兴,仿佛看到了他的双眼带着青春的光彩("梅关" 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名或地点,而“眼带青”则暗示了年轻人的活力和生机)。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修龄阆苑一仙翁,拜跪无妨岂是聋。(注释:在阆苑中修龄,是一位仙翁,他即使不拜跪也不会被认为耳聋。) 松柏耐寒宜岁晚,池塘入梦泄春工。(注释:松柏不怕寒冷,适合在冬天生长,就像春天的工作一样,它把春天的景色都带入了梦中。) 群趋摘尾浑行鹭,一见降心赋草虫。(注释:一群鹭鸶在飞翔的时候,它们的尾巴都被人们追逐着;一旦看到一只小虫
【诗词】 送何生龚生归曲江 肯为从师出岭来,三千子亦可人哉。 文章要似风骚体,学问非为利禄媒。 泥迹尚留鸿爪在,云程已报鹗书催。 仪刑只在乡关近,前有张余后有崔。 【译文】 《送何生龚生归曲江》 你肯为了拜师学艺从岭外来吗?三千弟子也足以让人敬仰。 文章应该像《楚辞》那样充满风华和激情,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谋求利益和地位。 你的脚印还留在大雁的足迹中,你的行程已经收到了朝廷的征召令。
注释: 1. 毛颖:指笔,毛笔。 2. 翻成一秃翁:指被笔尖磨损得像秃顶的老人,形容字迹的老化。 3. 文章:指文字、文章。 4. 诳盲聋:欺骗、迷惑、愚弄瞎子和聋子。 5. 从前:过去。 6. 结实:指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7. 无非:只是。 8. 胜处:优点。 9. 生涯:生活。 10. 关守虎:比喻在危险面前保持警惕,不轻举妄动。 11. 马前奔走背生虫:比喻在困难或危险面前,能积极应对
【注释】 寄题胡叔轸香山楼诗:写给胡叔轸的一首咏香山楼的诗。胡叔轸,名不详,时官至中书郎、集贤校理,曾登香山楼。香山在今陕西长安县南,因有香火旺盛的寺庙而闻名。 笑问香山似旧邪:你笑问香山是否依旧如旧。 风流宛是更词华:你的风度才情宛然如同更加华丽。 由江距洛路千驿,以宋继唐诗一家:自长江到洛阳的道路有一千个驿站,以宋朝的诗歌继承唐代的诗歌。 今日重檐窥斗柄,向来遗趾面湖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