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弼
注释:桂州,即今广西桂林。旧策,指过去的策略。扫开,扫除。浪泊雾,指风浪和云雾。新诗,指新写的文章或诗句。装就,指装点。桂林春,指桂林的景色。相离,相对分离。水色,指漓江的水色。秋前老,指秋日之前。独秀,指单独挺立。岚光,指山间的云雾。霁后匀,指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桂州游览时所作,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首句“旧策扫开浪泊雾”,以“旧策”二字起兴,暗喻自己曾经有过的艰难历程
【释义】 民归新邑去,古寺静寥寥。 僧映水遮户,客随云过桥。 【注释】 修仁县:今属湖南省怀化市。禅定寺:即“宝林”。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北。 民归新邑去,古寺静寥寥。 民归:百姓归来。新邑:新县城。寥寥(liáo liáo):空旷寂静的样子。 僧映水遮户,客随云过桥。 僧:僧人。映:映照着。水:指山溪中的流水,这里用作动词。遮户:遮住门扇的意思。 客:游客。随云:随着云雾。过桥:从桥上经过。
注释: 寄梧守:寄托或思念的守臣。 川流八桂末:指桂林,以“八桂”喻之。 地势九疑馀:九疑山在今湖南永明县,是南岭的余脉,因形似九头鸟而得名。 不惮勤酬唱:不怕勤劳地酬答劝酒。 江通丙穴鱼:指江水通畅,可以通行船只。丙穴:传说中山中有洞穴,能容三军,故称丙穴。穴鱼:洞穴中的鱼儿,借指江中之鱼
【注】五代:唐朝末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立。浮屠阁指唐代的佛寺建筑。 登桂州永宁阁 五代浮屠阁,危层不易攀。 晓光诸寺塔,晴露别州山。 注释:登上了桂州的永宁阁。在五代时期建造的佛寺阁楼,高耸入云,不易攀登。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各个寺庙的高塔,晴朗的天空下,桂州城外的山峰沐浴在露水之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桂州永宁阁所见之景及所感之情。首联写阁的高大雄伟,难以攀登
注释:邕州,地名。抚,安抚。驩兜,地名。季子,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的字。随人,跟随人。两关月,指两关山的月亮。二溪云,指两溪的云气。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任上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任上的情景以及他的政绩。首句“出抚驩兜俗”,意为出使安抚驩兜百姓;颔联“亲提季子军”和颈联“随人两关月,迎马二溪云”,则是说亲自指挥军队,带领士兵征战。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诗句释义与翻译 第一句 兜率一峰旁,林开见宝幢。 - 兜率一峰旁: 兜率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之一,位于极乐世界的中心。这里用“峰旁”来形容兜率山的临近位置,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接近仙境的氛围。 - 林开见宝幢: “林开”指的是树木繁茂的地方,而“见宝幢”则形容在树林中可以见到装饰华丽的宝幢,通常代表庄严或神圣。 第二句 鸟行高避县,山骨下连江。 - 鸟行高避县:
桂州 朝夕云山满县郛,削成犀笋几千株。 游人借笔抄诗板,远客投书乞画图。 注释:桂州的早晨和晚上都有如云似山的景象遍布全城,有几千棵削尖的竹笋像犀牛的尾巴一样挺拔。游人们用笔在墙上抄写诗歌,远方的客人则向画家索要画作以作留念。 赏析:桂州(今广西桂林)是古代岭南地区的一座城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诗人在这里游览时,被眼前的山水美景所吸引。他看到了早晨和晚上的云雾缭绕于山间
【注释】 路到龙栖处,阴森觉有灵。 山腰过云黑,石眼出泉腥。 译文: 走到龙栖息的地方,觉得阴森森的,好像有灵气。 山腰上云雾缭绕着黑色,石缝中涌出的水带着腥味。 赏析: 武溪是一条流经江西吉安的河流。在这条河上游,有一个叫武溪的地方,这里有许多龙的洞穴,所以人们称它为“龙居”。《题武溪龙书庙壁》就是作者于元贞二年(1296)正月十九日游武溪时所作,当时作者正任永新知县
注释:桂州,今广西桂林市。冷逐江梅使,是说江边的梅花被寒风逼得提前飘落。先春下桂林,是说桂林的春天来得早。湖平三楚出,是说桂林的湖面平静得像三楚之地一样。岭尽百蛮深,是说岭南的山岭深入到了百蛮之地。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桂林的景色。首句“冷逐江梅使”,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江边梅花在寒冷中早早凋谢的景象,暗喻着桂林的冬天来得早。次句“先春下桂林”,则通过对比的方式
【注释】 桂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伏波:指汉代名将马援。 【译文】 路旁乱草丛生,边远的小路难以通行; 寒天里,归巢的鸟儿纷纷飞下军营的楼阁。 伏波渠水浅,难载济川之舟。 【赏析】 此诗首句“乱草藏边路,寒禽下戍楼”描写了边塞荒凉、人烟稀少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气氛。次句“伏波渠水浅,难载济川舟”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第三四句“乱草藏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