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枋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 居家赏月天常雨,远客逢秋月倍明。 世事美时难两得,化工好处少双成。 诗如遇兴须重赋,酒若逢辰且再倾。 不是衰迟废拘检,良心随寓自忘情。 注释: - 家居时常常下雨,而远离家乡的人在秋天赏月时心情更加愉悦。 - 在美好的时光里往往难以同时得到两个好机会,就像天公不作美一样,让人感到遗憾。 - 诗歌的写作灵感需要重新激发,就像遇到一个好时机应该再次倾泻。 -
【解析】 此为七律。首联“蕴隆尤更觉天穹,谁道滂沱正伏中”是说天气变化异常,雨势磅礴,正当暑伏之时;颔联“风卷海潮雷助势,夜占星毕月移宫”,写大雨倾盆,风卷浪涛,雷声隆隆,星光闪烁,夜色朦胧,雨声与雷声相杂,使天地间仿佛有一座宫殿在移动。颈联“黄云轇轕村村喜,碧玉淙琤处处通”,写大水淹没了村庄,但人们依然欢喜,因为水能灌溉田地,使庄稼得以生长。尾联“前日勤民均此念,尊前一笑大家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绘了一次及时降雨的情景。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旱魃为灾百念关:旱魃(hàn bǔ)是一种传说中的邪恶之神,常带来干旱灾害。这句诗表达了因旱魃作祟而引发的广泛担忧。 2. 瓢中一滴奈天悭:意思是说即使是像瓢中的一点雨水,也难以满足人们的渴望。这里用“瓢中一滴”形容雨水之少,而“天悭”则表示上天吝啬,不愿轻易施以雨露。 3. 讲求碧玉仙科秘
和陈提举喜雨 愁叹何繇达灏穹,秋成恐堕渺茫中。 五龙偃蹇藏深庙,六佛慈悲会一宫。 帝敕名山诸洞闭,醮开太乙独函通。 应怜赤子车中鲋,为激西江遍处同。 注释: 愁叹何繇达灏穹:表达对苍天之怒的无奈和对国家之忧的情感。 秋成恐堕渺茫中:担心秋天的收获被风吹散,无法保存。 五龙偃蹇藏深庙:五条小龙藏身于深山之中,不被外人所见。 六佛慈悲会一宫:六位佛教菩萨以慈悲之心,汇聚在一个宫殿里。 帝敕名山诸洞闭
注释: - 天隅把袖立春风:在春天的暖风中,天隅伸展开袖子。 - 井络民情许上通:井络地区民众的情感和需求得到了传达。 - 暖到夜郎安静里:暖风使得夜郎国也感到温暖,仿佛在宁静中。 - 寒消白帝抚摩中:寒意消散,像是白帝(指蜀地)也在抚摸着大地。 - 摘山岂必溪芽尽:摘取的山茶叶未必是溪边新芽的全部。 - 市骏何须冀种空:购买骏马不必依赖冀州的马匹。 - 月渚扁舟书好读
买舟过太湖口入小港 连天白水渺无涯,短涉湖湾五里赊。 个样船腰穿浪急,片来帆腹饱风斜。 日随飞鹭几程水,心逐浮鸥何处家。 日落荒溪无系缆,荻丛深处傍渔槎。 注释: 连天白水渺无涯,形容湖水无边无际,白茫茫的一片。短涉湖湾五里赊,形容湖湾狭窄,只走了五里。个样船腰穿浪急,形容船只在波浪中急速前行的样子。片来帆腹饱风斜,形容帆船在强风吹拂下,帆鼓得满满的。日随飞鹭几程水,形容阳光与飞翔的白鹭相伴而行
注释: 1. 周家重谷业陈王,天亦哀民救此方。 2. 一雨如倾过众望,三登可卜见时昌。 3. 固知福地长无歉,尤喜炎天预借凉。 4. 耆老首为乡曲贺,唾成珠玉巧于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雨天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心和对丰收的期待。 第一句“周家重谷业陈王,天亦哀民救此方。”,描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上天对他们的关爱和怜悯。这里使用了“周家”和“陈王”这两个词
【解析】 此题为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答案】 画桥杨柳系船儿,蟾魄飞来满溪光。鱼堪寄信应时见,雁欲横霜犹未齐。白酒堪沽鸡中割,呼樽独酌画桥西
【译文】 十万农民要纳王税,望霓虽切雨何方。 桑林敬体皇心祷,云汉终歌国祚昌。 坐使里闾消叹息,幻成境界得清凉。 欲知千里人情共,盈袖新诗已可装。 【注释】 1.十万农民要纳王:指农民要交租纳税。 2.望霓:仰望彩虹,盼望雨后彩虹出现。 3.桑林:这里泛指农田。 4.皇心祷:皇帝心里祈祷。 5.云汉:银河。 6.里闾:乡里。 7.新诗:即新诗篇。 赏析:
注释 ①和:应和,响应。知宗:诗人自谓,因字知音,故称。喜雨,即喜雨诗,以表达对雨水的欢迎之情。②圆穹:指天空。③承流:承接着水流向低处流动。得失中:指降雨量是否适宜,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④旱魃:古代传说中的旱神,指干旱灾害之神。投远裔,指将旱灾抛掷到远方。⑤灵科:神奇的法术,指祈求雨水的法术。⑥天怜:上天怜悯。南国:指南方地区。人民困:指百姓受灾。⑦走:跑。西郊畎浍通:指雨水滋润了西面的田野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