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民
【注释】 湖畔村舍傍晚的景色:残霞与孤鹜相伴,远山晚照和斜阳交织。 秋天在诗中出现,人们从画里归来。 柳树枝条轻摇,双桨划过,茅屋一盏微弱灯光闪烁。 小船穿过篱笆,蒲叶正在拥着门户。 【赏析】 《湖村晚兴》是一首描绘湖光水色和田园风光的诗歌。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调勾勒了一幅秋意浓厚的湖村图景,并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残霞伴孤鹜”,用“残霞”来描写夕阳西下时的湖面
雪中多日静,湖上少人游。 秃树花为市,断槎鸥当舟。 一杯残腊酒,万古夕阳愁。 富贵非吾愿,葛天云正浮。 注释: - 雪中多日静:雪下了好几天了,湖面上很安静。 - 湖上少人游:在湖面上很少看到有人来游玩。 - 秃树花为市:光秃秃的树上开满了花,好像一个集市一样。 - 断槎鸥当舟:折断的树枝做成的小筏子,让一只鸥鸟在上面划船。 - 一杯残腊酒:喝了一杯酒,是腊月里剩下的酒。 - 万古夕阳愁
紫芝虽然很平凡,却有专城之才。 他的清雅气质如同仙人,但他的苦吟之情却无法实现。 他囊中装满了诗句,却只能分给酒杯一些轻松。 他的喜好除了煎茶之外,就是烧香过一生
【注释】 雨中独酌: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饮酒。自言:“平生寡合”,虽竭尽斗酒,但不曾与知己共饮一杯。 几曾:怎么、何曾。 不因:不是因为……才……。 松篁:指松木和竹子。 花柳:指梅花和柳树。 今夕何夕:这个日子是什么日子? 风月:指风和月色。 三缄(shān)其口:古语“缄”指封缄,“三缄其口”是说把话都封住,不再多说。 曲生:诗人的朋友,名叫曲生。 老:指诗人自己。 呼前呼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第一句:“参禅学诗无两法,死蛇解弄活鱍鱍。” 注释: “参禅”指的是禅宗修行,“学诗”指的是学习诗歌。这里表达了通过这两种方法来修炼身心的观点。“死蛇解弄活鱍鱍”(比喻)指的是看似已经死去的蛇仍然可以动来动去,暗喻即便身体已死,心念依然活跃。 2. 第二句:“气正心空眼自高,吹毛不动全生杀。” 注释: 这里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和正直,眼睛自然显得高远
题南翔寺 南翔建自梁天监,白鹤不归江自转。 深禅空忆祖师齐,昔有老堪今有远。 我趁江鸥访远公,远公不有湖天晚。 七岁驱凫有几房,三百苾刍无半面。 殿阁参差高入云,一堂可著千僧饭。 古柏槎牙不记年,柯如屈铁色苍藓。 古意偏关倦客怀,归舟有句无人遣。 明日中流遇阿英,连宵细说南翔院。 少待崇莲宝塔成,春风共看巢梁燕。 我欲婆娑借数椽,子当力学如吾愿。 一任江花恼杀人,闲边自数飞花片。 翻译:
【注释】 元夜:元宵节。西陵桥: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因地势险要,是观灯游赏的好地方。姮娥:即嫦娥,月中仙子。玉一团:比喻嫦娥的肌肤像玉石一样洁白。老子:指作者自己。奇绝处:极妙的所在。凭栏:倚着栏杆。 【赏析】 此诗写诗人于元宵之夜在西安城西的桥上观赏月色,感到十分惬意,因而有感而作。 首句“年头半月雪漫漫”,是说当年正月十五的半个月里,长安城里大雪纷飞,积雪深厚。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
《元夕》是一首元宵节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节日气氛的喜爱和对团圆的渴望。下面是逐句释义: - 第1句:“元宵有月便无愁” - “元宵”:指农历正月十五,即灯节、春节。 - “有月”:元宵节期间天气晴朗,可以看到月亮。 - “无愁”:意味着节日的气氛让人感到快乐和无忧无虑。 - 第2句:“已是新年第一筹” - “新年”:指新的一年开始。 - “第一筹”:在这里表示新年的第一个美好事物或愿望。 -
注释:在雨中,先回暖着宿根,青青的行草可以倚靠芳尊。 不必刻意催促花朵杨柳,暂且为天地修补烧痕。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春雨初霁,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暖气先回宿草根”,形象地描绘了春雨带来的温暖,让沉睡在泥土中的草根逐渐苏醒。这句诗中的“暖气”一词,既指自然界的温暖,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动和期待。 次句“青青行可藉芳尊”
湖上观柳偶记龙泉先生勾春柳一丝之句感而有述 [宋代] 葛天民 断槎无叶又无枝,得似勾春柳一丝。 不是画船栖泊处,白鸥飞下立多时。 诗句释义 1. 断槎无叶又无枝: - “断槎”指断裂的木筏,“无叶又无枝”形容其荒凉和孤独,与柳树的柔美形成对比。 - 此处用“断槎”喻指自然之物,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2. 得似勾春柳一丝: - 此处“得似”意为如同、好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