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公升
戍妇:守卫边疆的妇人 夫戍关西妾在东,东西何处望相从。 丈夫驻守关西而妻子在东,两地相距遥远,不知如何才能相随。 注释: - 戍妇:守卫边疆的妇嬧;夫戍关西,指边塞上服役的男子。 - 关西:古代地名,今陕西、甘肃一带。 - 妾:古时女子的美称。在东:指妻妾在丈夫所在的边地。 译文: 夫君戍守在遥远的西部边关,而我则在遥远的东部家中。我们相隔千里,不知如何才能相见。 赏析:
【注释】 使:派遣。贻:留。鸡豚:指家禽家畜,这里比喻人。贪吃:贪嘴。 莫云鸥鹭宿,馋口不饶君:别以为鸥鹭会栖息,而你的嘴馋却不会放过你。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00年)。当时李渤在淮南节度使府中担任判官。诗人以送别友人归京为题,借咏物抒怀,托物寓意,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劝勉之意。 首句“鱼鳖甘贻祸”,意为鱼儿鳖类贪图美味以致招来祸患。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将鱼鳖喻人
【注释】 春日皇帝阁:春天时皇帝的楼阁。春日,指春天的气候。皇帝阁,指皇帝居住的宫殿。 太液池边:在皇宫的北门外有一个太液池,周围种有杨柳树,称为“柳园”,是皇帝游玩的地方,也种有桃李、梨枣等果树。 数树红:指几株桃花树开满了红花。 年年先得占春风:每年春天,这些树木最先开放花朵,因此人们就认为它们特别幸运,能够最早得到皇帝的赏识和爱护。 那知万物含仁义:那些树木虽然得到了皇上的宠爱
【注释】 坤元:大地。布气:布散元气。坤元布气本无私,载物功深世不知:大地的元气布散在万物中是无偏无私的,承载着万物而功劳深远却无人知晓。 椒殿:指皇宫。春风才入万年枝:春风才吹到皇宫里的万年枝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首联“坤元布气本无私,载物功深世不知”写出了大地的元气布散在万物中是无偏无私的,承载着万物而功劳深远却无人知晓的意境
注释:春日,春天。经帷,即帷,指宫帐。琼林宴赏,指唐玄宗曾举行过多次的宴会,以宴乐宫女,名为“琼林”。斗草,即斗百草,唐代风俗之一。碧纱窗下读毛诗,指宫中妇女在碧纱窗下读书。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首句写君王着意经帏,不再像过去那样在琼林宴赏时与宫女们斗百草、争芳艳。次句写从此以后六宫中的宫人,都不要再在斗草
注释:蓬莱宫阙在五云端之上,太液池的冰还未融化,却也不敢感到寒冷。 须信帝家春事早,勾芒昨夜引春班。 必须相信帝王家春天来得早,勾芒神昨日已经把春天的班位带来了。 赏析:此诗为咏史之作,借古讽今,暗寓时政。首句写景,以“五云”喻皇居之高。次句写景,以“太液池冰不冻”喻朝廷政治清明。三句写史,点明了帝王家与天帝同寿、春意盎然的盛况。尾联写传说,用“勾芒”指代天帝,说帝家春色比天帝更早到来
【释义】: 端午夫人阁是端午节时供奉神位的地方,这里写的是端午节的风俗。 黄金角黍照盘明,秋月弓湾斗彩赢。 用黄金制成的角黍(粽子)在明亮的灯光下闪耀着光泽,就像天上的明月和北斗七星一样辉煌灿烂。 应是君王方右武,内家仙子亦知兵。 应是君主正在崇尚武力,而内宅的仙女们也懂得用兵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端午节时的习俗,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注释:有人问我去哪里,我就以这首诗来作答。云彩飞翔,百川奔流,它们都只在天地之中。 赏析:此诗是诗人告别友人时所作的赠别诗。前两句是说,有人问我到哪里去了,我就用这首诗来回答他。后两句是说,云朵飞翔着飘向远方,河流奔腾着流向大海,它们都只是存在于天地之间。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本是山林物:这里的“本是”表示原本的状态,即事物本身的性质或状态。“山林物”则指的是山林中的自然之物,可能是植物、动物或者自然的景观等。 2. 中间一念差: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某种情况或选择时,内心的犹豫或偏差。在这里,“一念差”可能意味着一个决定或选择上的错误,使得原本正确的方向发生了偏移。 3. 稻粱今懒种:这里的“稻粱”通常指稻米和谷物
【注释】 (1)谢松野叔:指作者的朋友谢榛。 (2)囷粟:囤积的稻谷。公瑾:即鲁肃,是孙权的部将。鲁肃曾劝孙权取曹操之荆州,后为曹操所擒获。 (3)仲连:指苏武。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后得归,但须割须鬓以示节操。 (4)山人:隐士。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全诗以“谢”字开篇,然后分写菊之贵、菊之寿、菊之清高。末句点题,并表明自己的态度。 首联:“囷粟分公瑾,千金寿仲连”。这两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