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公升
诗句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看书有感” - 注释:读书时产生感慨,即读书引发的思考和感悟。 - 赏析:此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在阅读书籍时所感受到的内心波动。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引发思考和感悟的过程。 第二句:“龆龀趋庭日,真期万里程。” - 注释:年轻时跟随父亲学习,期待未来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早年学习经历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注释】 入:到。书室:书房。东垣:书房的南面墙,即西墙。有神光:指有神气。自几案出:从书桌上发出。江海:指江河。东南泻:向东南倾流。日月:指南北方向。西北倾:指太阳落山、月亮升起。天地:指天地间的一切,这里泛指人世间。仁:慈爱。作此大不平:造成这种巨大的不平等。大不平:指战争、战乱。宇宙内:人间社会。拿甲兵:用武器作战。拿:持。 【译文】 书室的南面墙上有一道神光,它从书桌上散发出来。
【注释】 仆:我。越吞荆:《左传·哀公六年》载,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时,赞叹《韶》乐的音容和《武》乐的雄壮,说“吴歌《断头今》,信殊绝矣!犹有憾焉。若‘山有枢、坚也、凌夷百蛮’,则周室宜然。”后以“山有枢”指吴国的强盛。此句用典,借喻诗人对祖国的忠心耿耿。不辞长作岭头云:意谓自己虽死犹生,愿作岭头的常青之云,为祖国而战。生死:生命存亡,比喻国家兴亡。只:只是。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刀
【注释】 谢松野叔:人名,作者自谦。君字若修竹,潇洒风雨秋:君的诗才就像竹子一样挺拔,在风雨中依然不屈。君诗若轻帆,沧海万斛舟:你的诗就像轻风拂动的帆船,承载着我们共同的梦想。快读意自醒,痼疾一剂瘳:快速阅读可以使人顿悟,而你写的诗就像一剂良药,可以治愈我们的疾病。细读殊味益,汲井百丈忧:细细品味你的诗,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无尽的韵味,而这种韵味却让我们感到担忧。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注释】 入:进入。书室:藏书之室,亦指学问之所。东垣:东墙。神光:指书籍的光辉。几案:几和案,均为古时书写用的东西。荣枯:盛衰兴败。以眼观:从眼睛去看,指世俗之人的看法。荣枯几翻手:从世俗人的眼光来看,一切都在转手之间。以法眼观:从佛法的眼光来看。穷达:指境遇的高低。竟何有:有什么呢?身外安足守:身体之外还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意即不要为名利所累)□谢□□:自谦语,表示自己不配接受。不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观潮:观看钱塘江的潮水。 信:真是。 了知忠愤不缘身:知道忠诚愤慨不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却西陵:却向西陵奔涌而来。 犹为君王击越人:仍像为君王击打越人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钱塘江潮起落为引,抒发了作者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能收复失地的忧虑和不满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句写钱塘江潮之奇,第二句写钱塘江潮之神
注释: 拟过钱塘约诸客同赋:准备过去钱塘与朋友们一起作诗。 去者勿戚戚,来者勿赫赫:离去的人不要悲伤,到来的人不要炫耀。 天地犹乘除,万古晨有夕:宇宙万物都在不断更替,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早晨和傍晚。 讵知今时今,不作异时昔:谁知道现在的时间是今天呢,不知道过去的时间是昨天。 吴山越山青,旧日钱王宅:吴地越地的青山,都是当年钱王的居所。 译文: 我正准备去钱塘与朋友们共赋新诗, 离去的人不要悲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文琮的《端午皇帝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化日舒长万国陶: - “化日”指的是祥和的日子,“舒长”表示时间长久。这里表达了一种和谐与繁荣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 “万国陶”可能是指世界各地的人都受到了这种和谐的影响,如同被温暖的陶瓷所包围,感受到了和平的氛围。 2. 南风古韵入弦高: - “南风”通常指南方温和的风,这里可能寓意着温暖和舒适
注释: 竹叶垂黄,雨露偏斜,竹叶的颜色偏黄,雨水也显得有些倾斜。 羞缘买赋费金钱,因为买赋而花费了金钱和时间,感到羞愧。 有缘会有承恩日,只要有机会得到恩赐,总有一天可以重获荣宠。 莫遣蛾眉减去年,不要让美丽的容颜减少年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宫怨诗,通过描写宫女的生活和心情,表达了宫女对皇帝的不满和无奈。 首句“竹叶垂黄雨露偏”,描绘了竹子叶子的颜色偏黄,雨水也显得有些倾斜
手植东皋松,勿遣樵牧经。 他时化鹤归,要斫千年苓。 注释:在东皋山亲手种植的松树,请不要让樵夫和牧童打扰。期待你未来能够像神仙一样回归,届时我要砍掉那生长了千年的灵芝(千年茯苓)。 赏析: 这首古诗是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送别之作。首句“手植东皋松”即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希望对方能在东皋山上种植一颗松树,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祝愿和思念之情。第二句“勿遣樵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