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大观
“律非缚,禅非脱”:这里表达的是一种超然物外、不受世俗束缚的人生态度。在佛教中,“律”通常指的是佛教戒律,而“禅”则是修行悟道的一种方式。这两句话意味着,通过佛法的修习,人们可以达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不被世俗法律和禅宗束缚的境界。 接下来是诗句“蝴蝶梦庄周,周公制礼乐”,这是引用古代哲学家庄子和周公的形象,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提倡“逍遥游”;周公则象征着礼乐教化
【注释】: 1. 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十四:偈颂是指佛教中的一种文体,通常用来赞美佛的功德,表达对佛法的敬仰之情。这首诗是其中的第四十四首,表达了对佛陀的敬仰之情。 2. 慈深愿广育圣明:这句话的意思是,佛陀(即释迦牟尼佛)深深希望能够广泛地培育出圣明之人。这里的“慈”是指慈悲,“深愿”是指深深的期望,“广育”是指广泛地培养,“圣明”是指圣洁聪明的人。 3. 首出万国之仪刑:这句话的意思是
【注释】 偈颂:梵语,即佛曲。偈,佛教徒诵经时所用的韵文。偈颂是一种韵文形式的赞颂。五十一首是这首诗的序号。其四十八,指这首诗的第48首。 簸土扬尘:形容风起尘土飞扬。 金刚正体:指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真谛,即如来藏。 七颠八倒:形容混乱颠倒的状态。 大寂定门:指达到极度宁静的境界。 排空: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烟嶂(zhàng)指山峰上常年被云雾笼罩的山崖,这里指云海。 愁色:忧愁的颜色。
注释: 1. 春雨如膏,春云如鹤。 译文:春天的雨水如同滋润土地的膏油,春日的云彩宛如飞翔的白鹤。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用“如”字将春雨和春云与膏油和白鹤相联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春天的湿润和清新。 2. 春草离离,春花灼灼。 译文:春天的草地绿油油的,春天的花儿鲜艳夺目。 赏析: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草和春花赋予了生命力,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3.
【注释】 偈颂五十一首其四十五:偈,是佛教中的唱词,通常由三言或五言组成。偈颂,就是以佛教经文为底本的唱词。行不到处行一步,甜瓜彻蒂甜:比喻人要处处小心谨慎,否则会出大问题。甜瓜虽然外表甜美,但瓜心却是苦的,只有去掉瓜籽才能品尝到真正的甜美。说不到处说一句,苦瓠连根苦:比喻说话要讲究言辞,否则会自食其言。苦瓠是一种葫芦科植物,它的果实很苦,只有去掉果实才能品尝到真正的甘甜。扫尽从前闲佛祖
【注释】 三百馀会:三百多回。会,聚会,集会。 娑罗树:即娑罗双树,亦名菩提树、菩提树等,梵语sārasmi,意为“觉”。因树干扭曲,形如人首,故又称“多子树”,为佛家八宝之一。 “翻成”二句:指悟透禅理后心境豁达,无拘无束。活句,即有生气的诗。 活中死,死中活:此为禅宗六祖惠能所说“顿悟”之语。指生死两忘,心物一体,即生即是死,即死即是生。 水绿山青,天宽地阔:指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即色空
【注释】 暗瓦:指天黑了,室内光线昏暗。霜凝寒客梦:比喻诗人的心境如同在寒冷的冬天里梦见了秋天,感到心情凄凉。借朝温:借朝阳的温暖。 不能缄口围炉坐:无法沉默不语,只好围坐炉火旁,以取暖。敛袂空趋画戟门:收起袖子,匆匆赶去衙门,形容为官者忙碌奔波之状。画戟:古代仪仗中的兵器。 堪悲堪笑不动尊:可悲伤、可笑的是,面对尊者的盛情邀请,自己却无地自容。天津桥:位于今北京西长安街,是唐代长安城的东门名
【注释】 偈颂:佛教禅宗中吟诵经文时所用的赞颂诗。五十一首,指这首偈颂共有五十二句,共五十首。其三十六,指这首诗的第三十六首。痴痴兀兀,乖乖厓厓:意谓痴呆呆地、安闲自在的样子。水乳和同,肝胆楚越:意谓像水和乳液一样的交融在一起,像肝与胆一样的关系亲密。肝胆楚越,比喻关系密切如同肝胆相照。共倚阑干舒笑眼,四山松桂动秋风:意谓一同倚靠在栏杆上舒展笑容,四周的山峰上松树桂花飘动着秋日的清香。 【赏析】
注释: 1. 九日无白醪,紫萸烹茗好。 注释: 在重阳节这一天没有白酒可喝,但可以煮一壶紫红色的茱萸茶来饮用。 2. 今古说登高,谁踏古皇道。 3. 落叶鼓真风,黄菊说玄要。 4. 自笑太无端,相牵入荒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以重阳节为主题,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述和对古人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全诗共五十二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文化内涵
注释: 春色融融,花气濛濛。 春天里,万物复苏,花儿盛开,花香四溢。 六窗俱不钥,当处不留踪。 打开窗户,让春风进来,让人感到舒适。 危栏同遍倚,身在寂寥中。 倚着栏杆,静静地欣赏春天的美景。 几欲全提先漏泄,滑唇黄鸟弄春风。 仿佛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