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根据注释和提示对每一小节的诗句进行赏析。注意分析时既要指出诗句本身的特点,又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解释,然后翻译,最后赏析。 第一句“相逢狭路间”:在狭窄的路上相遇。“相逢”即不期而遇。“狭路”意谓路窄。“间”是空隙,指小路或岔路口
译文: 越过关山的路途漫长,陇地的树木覆盖着霜。朝霞满天,塞云欲开。 山谷深邃,战鼓声容易传出去,道路狭窄,车帷难以返回。 应当明白,我系官印而去,并非抛弃旧日情谊而来。 行人思念故乡,打算返回,但离别之际只能徘徊不定。 愿有飞鹤能渡过这关山,劳歌中哀伤的情感可哀。 注释: 1. 度关山:指穿越或通过关口和山脉,比喻克服困难或达到目的。 2. 陇树寒色落:陇山之树被霜打过,显得格外寒冷。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全诗内容和思想感情。此诗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通过“赛汉高帝庙”的描写,诗人以简文帝与汉高祖比兴,借赞刘裕之雄才大略、功业辉煌,抒发了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答案】 ①“赛汉高帝庙”——参加汉高祖刘邦庙宇的祭祀比赛。②“分蛇沦霸迹”——指刘裕灭掉刘毅。③“提剑灭雄威”——指消灭桓玄。④“空馀清祀处”——只剩下祭祀的地方
【注释】 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冬月:指四季。 四时:四季。 生:生长、萌发。 回诗:回文诗,即倒读也通顺的诗。 三月三日,夏历正月十三日; 咄泉水: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又名石城湖; 芍陂塘:在安徽寿县南; 凤靥(yè)蛾眉:美人的面庞上,用黛色画成凤凰的花纹和眉毛形状,故称; 妆玉面:以玉粉施点于脸上,故称; 朱帘绣户:红门绿窗,是富室豪门的住宅; “映”:照见。 赏析:
【诗句释义】 1. 倡女多姿色,入选尽华年。 注释:这里的“倡女”是指歌妓,“多姿色”是说她们的相貌美丽。 2. 举腕嫌衫重,回腰觉态妍。 注释:这里描述了歌妓们的动作和神态。 3. 情绕阳春吹,影逐相思弦。 注释:阳春是音乐的一种名称,用在此处,形容歌声美妙动听;相思弦指的是相思曲,这里用来形容歌妓们的歌声。 4. 履度开裙襵,鬟转匝花钿。 注释:“履度”可能指踩踏地面发出的声音
注释: 1. 从顿还城应令诗:在长安应皇帝的召见。 2. 汉水深难渡,深潭见底清:指代诗人自己身处汉水,却无法渡过汉水,只能看到水底清澈如镜。 3. 锦笮系凫舸:用锦织成的绳索将船拴住。 4. 珠竿悬翠旌:用珍珠做成的竿子挂着红色的旗帜。 5. 鸣笳芳树曲,流唱采莲声:在树林中吹响了笳声,并唱起了采莲的歌谣。 6. 神游不停驾,日暮返连营:形容自己仿佛在神游般地驾驶着车子,直到太阳西下才返回军营
蒲坂行 汉使出蒲坂,去去往交河。 间谍敢亏对,骖马脱鸣珂。 乍作渡泸怨,何辞上陇歌。 注释: 蒲坂:地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 汉使:汉朝使者。出蒲坂:从蒲坂出发。 去去:远去的样子。 交河: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市东南。 亏对:不如实回答,违背承诺。 骖马:古代四马拉车,两前一后,称为骖马。 脱鸣珂:去掉马的铃铛声。 乍作:刚刚出现或初次发生。 渡泸:渡过大渡河。 怨:怨恨。
繁华应令 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鲜肤胜粉白,曼脸若桃红。 注释:可怜的小童,微笑着摘下了花丛中的花。她的皮肤比粉白还要白皙,面容如同盛开的桃花一样美丽。 挟弹雕陵下,垂钓莲叶东。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 注释:带着弓箭在山陵下游玩,垂钓鱼在莲叶东边。手腕的动作仿佛飘散出香气,衣服轻盈地随风飘扬。 幸承拂枕选,得奉画堂中。金屏障翠被,蓝帊覆薰笼。 注释:有幸被选为枕席,得以在华丽的画堂中居住
诗句解析 1 岁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与情感的自发性。"岁月如有意"意味着时间仿佛有自己的意志和目的,而人的情感则难以控制。"情来不自禁"则说明人的情感是不受控制的,总是自然而然地涌出。 2. 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向光抽一缕"形容诗人在光线中寻找某种东西或灵感。"举袖弄双针"则描述他拿起袖子去操作一对针线
三月三日咄泉水,七月七日芍陂塘。 凤靥蛾眉妆玉面,朱帘绣户映新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