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元
【注释】 普天乐:词牌名。又名《念奴娇》、《天净沙》。中吕宫。双调,七十八字,前片四句三平韵,后片五句两平韵。 惠风和:暖和的春风。 妆金点翠:比喻春雨细密如珠帘,像用金粉点缀翠羽一样。 迸玉筛珠:形容春雨如珍珠般密集。 湖景阴:指湖水映照出天色阴暗。 江天暮:指傍晚时分的江水天色。 六桥迷雪压模糊:传说杭州西湖的六桥在雪后,景色被雪覆盖而看不清楚。 相访林逋:相传北宋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
王仲元所作的《雪中同周臣内翰赋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诗歌。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天上端花散不收: - 天花:在古代诗文中,天花往往象征着神仙或美好事物的出现。在这里,它可能代表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如同天空中绽放的花朵永不凋零。 - 散不收:这个词语表达了一种永恒不变的美,即使在飘散之后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美丽和纯洁,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 2. 温温叶气浃皇州:
雪中同周臣内翰赋二首其二 《雪》 初稀时拂拂,稍密自纷纷。 老树晓迷月,瘦峰寒帖云。 色从空际得,声向静中闻。 客枕清无梦,哦诗彻夜分。 【注释】 ①雪中:即“雪下”。 ②周臣:作者的朋友。 ③赋:写。 ④初稀时:开始飘洒时。稀,指稀疏。 ⑤稍密:逐渐密集。 ⑥老树:指枯死的树木。 ⑦晓迷月:早晨被月光遮住。 ⑧瘦峰:形容山峰瘦削。 ⑨色:指雪花的颜色。 ⑩声:指雪花落下的声音。 ⑪向:对着。
赠青柯平隐者 太华神明观,青柯小有天,大哉霄壤内,无此弟昆贤。 齐物三千行,栖云二百年,初平初起后,又得两臞仙。 注释: 太华神明观,太华:华山的别称;神明:指神仙。太华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这里说在太华山观看神仙。青柯小有天,青柯:指隐居之地;小有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青柯山是个隐居的好地方。大哉霄壤内,大哉:感叹词,表示赞叹;霄壤:天和地;内:里面。这两句诗表达的意思是: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
无一日惠风和,常四野彤云布,那里肯妆金点翠,只待要迸玉筛珠。这其间湖景阴,恰便似江天暮,冷清清孤山路,六桥迷雪压模糊。瞥见游春杜甫,只疑是寻梅浩然,莫不是相访林逋
天上端花散不收,温温叶气浃皇州。 横溪月澹梅宜腊,平野风闲麦有秋。 清兴雅高东武会,孤吟谁似灞陵游。 西山玉立三千丈,好句都输赵倚楼
太华神明观,青柯小有天。 大哉霄壤内,无此弟昆贤。 齐物三千行,栖云二百年。 初平初起后,又得两臞仙。
初稀时拂拂,稍密自纷纷。 老树晓迷月,瘦峰寒帖云。 色从空际得,声向静中闻。 客枕清无梦,哦诗彻夜分。
王仲元,元代北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他的散曲作品多以杭州景致和西湖传说为题,展现了元末文采派曲家的风采。关于王仲元的生平资料,由于其具体经历不甚明了,因此只能根据现存的资料进行简要介绍。 王仲元与钟嗣成有过深入交往,彼此关系密切,这在《录鬼簿》的记载中有所体现。他的作品多关注杭州的美景和西湖的传说,这些题材不仅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