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日惠风和,常四野彤云布,那里肯妆金点翠,只待要迸玉筛珠。这其间湖景阴,恰便似江天暮,冷清清孤山路,六桥迷雪压模糊。瞥见游春杜甫,只疑是寻梅浩然,莫不是相访林逋。
【注释】
普天乐:词牌名。又名《念奴娇》、《天净沙》。中吕宫。双调,七十八字,前片四句三平韵,后片五句两平韵。
惠风和:暖和的春风。
妆金点翠:比喻春雨细密如珠帘,像用金粉点缀翠羽一样。
迸玉筛珠:形容春雨如珍珠般密集。
湖景阴:指湖水映照出天色阴暗。
江天暮:指傍晚时分的江水天色。
六桥迷雪压模糊:传说杭州西湖的六桥在雪后,景色被雪覆盖而看不清楚。
相访林逋:相传北宋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曾到西湖游赏、访友,与苏东坡有诗作往来。这里借“相访”一词,暗指苏东坡。
【赏析】
《普天乐·春日多雨》是元代散曲名家张养浩的作品。此曲咏叹春天的多雨天气,通过写春景之阴沉、游人之迷茫,来抒发对国事民生的忧虑。全词意境高远,语言清丽,善于运用典故,富有哲理性。
上片开头写春日多雨,无一日能见到暖和春风;四野彤云布,连一点阳光也看不见。“那里肯妆金点翠,只待要迸玉筛珠。”这两句化用了宋代陆游《小园春·常恨春归无觅处》中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但这里却以春雨代替了红杏,将春天的多雨描绘得生动形象。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肯”字,表现了他对多雨天气的不满情绪;用“迸”字来形容春雨之多、大,表现了他内心的激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春天多雨的厌恶之情。
下片描写了湖景阴、江天暮、六桥迷失等景象,这些景象都是作者对春天多雨的直接描绘。作者用“恰便似”来形容湖景阴的景象,用“冷清清”来形容江天暮的场景,用“六桥迷”来形容六桥被雪掩盖后的景色,这些描写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画面。此外,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相访”一词,暗指了苏东坡曾在西湖访友的情景。作者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之情。整首词意境高远,情感深沉,给人以很大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