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钦邻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作答时,首先读懂原诗,把握其意思和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用简洁的文字作答。“反复南疆远,辜恩逆丑狂”的意思是:反复向南疆远行,辜负了君王的恩情,却做出这样狂悖的行为。“微臣犹有舌,不肯让睢阳”的意思:我还有微薄之词,不能忍让于睢阳。“微臣”、“微薄”,谦称自己地位低微,力量薄弱。“睢阳”,指东汉末年曹操部将张绣在今河南中牟县叛变归敌,曹操率军征讨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园,感到无法自由而悲痛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 城社丘墟不自由:这句话意味着城市的废墟和乡村的坟墓,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法实现的感受。 - 孤灯囚室泪双流:这句话描绘了在狭小的囚室内,只有一盏孤灯,诗人流下两行泪水的情景。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已拼一死完臣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已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来完成自己的忠诚和职责的决心。 -
反复南疆远,辜恩逆丑狂。 微臣犹有舌,不肯让睢阳。
清江西宜豐天宝乡人,字邻臣,号江屛。 顺治十八年(西元一六六一年)进士,授广西富川知县。 康熙十二年(西元一六七三年)吴三桂叛乱,广西将领孙延龄附应吴三桂攻富阳。 富阳陷落後,江屛率家丁四十馀人与叛军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被捕。 江屛被捕後,叛军欲授官印诱降。 江屛掷官印掷於地並怒斥叛军,遂入重牢。 在狱中,写下了《绝命诗》、《殉难诗》各一首。 生卒年:
清江西宜豐天宝乡人,字邻臣,号江屛。 顺治十八年(西元一六六一年)进士,授广西富川知县。 康熙十二年(西元一六七三年)吴三桂叛乱,广西将领孙延龄附应吴三桂攻富阳。 富阳陷落後,江屛率家丁四十馀人与叛军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被捕。 江屛被捕後,叛军欲授官印诱降。 江屛掷官印掷於地並怒斥叛军,遂入重牢。 在狱中,写下了《绝命诗》、《殉难诗》各一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