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纲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二 朝来佳气满枢庭,知是君王用老成。 素倚房乔关大事,政须裴度张威名。 三千奏上深忧国,百万功成看偃兵。 听取啼禽催布谷,便将霖雨发春耕。 注释:朝霞升起的祥瑞之气充满了枢府庭院,这肯定是君王在任用年高有为的老臣。素指窦宪、袁安等,他们曾经主持过重要的事务;房、乔都是东汉初年的名臣。如今皇上重用这些老臣,是为了治理国家大事。必须像当年辅佐汉文帝的名臣萧何那样,张威名
这首诗的格式是:诗句在前,译文在后,中间以注释和赏析隔开。以下是逐句释义和翻译: 1. 剥啄龙门未厌频,履声容易出云津。 “剥啄”是敲门声,这里指诗人到访蒋仲远家。“龙门”比喻高官显贵之家。“未厌频”说明诗人来访频繁。“履声”指走路的声音。“云津”是指渡口,因为声音清脆如钟,所以用“云津”来形容。 2. 求羊径扫无它客,王谢堂前宴令辰。 “求羊”可能指的是求贤若渴的意思。“径扫”是指扫除道路
【解析】 1. “孤芳散若飘”中的“孤芳”意为“一枝独秀”,比喻才华出众,无人可比。而“散若飘”则形容其才华被世人遗忘,随风飘散。2. “可怜频举案”中的“案”是古代的一种写字用具,此处代指笔。3. “那复记吹箫”中的“箫”是一种乐器,此处指代作者自己。4. “翠幌浮埃积”中的“幌”意为“窗帘”。5. “熏炉旧炷消”中的“炷”是古人烧香时插在香炉里的小木块。6. “如何寄怀抱”中的“怀抱”
谢周仲弼寄新米 索取长安甑欲尘,斗升分惠意何亲。 无烦子罕出公粟,自有叔牙知我贫。 指囷高风怀国士,翻匙佳句忆诗人。 他年若遂归田去,尽种香粳老此身。 注释:索米,索取粮食,比喻求取恩惠。长安,这里指京城长安,是当时的首都。指囷,指粮仓。高风,高尚的品德。叔牙,人名,春秋时齐国贤大夫。指囷,形容高尚的品德。翻匙佳句,形容美好的诗句。他年,将来的日子。 赏析:这是一首答谢诗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二句赞郑枢密的功绩和地位;后两句赞美他的才能。第一句中“衮衣”“廊庙”赞郑枢密的地位;“元老”“勋名”赞美他的贡献。第二句中“忠概”“明堂”赞美其忠诚正直的品质;“神锋长剑”则赞其勇猛果断的才干。第三句用典,赞扬他能为国家开疆拓土。“相业蝉联应未艾”赞美他为国尽忠,政绩斐然。尾联以汉代董仲舒自比,表明自己虽不能与董仲舒相提并论,但是能继承董仲舒的家学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主要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来鉴赏。 “一声清跸九天来,睿主崇文宝运开”,首句写车驾临幸秘阁的盛况。辇毂所至,天籁为之清越,祥和之气充塞于九原,这是上天降福给睿宗皇帝,是上天对睿宗皇帝圣明的称颂。第二句“睿主”指代玄宗,玄宗以圣明之君治理天下,国家大治,文化繁荣,这是玄宗皇帝的功业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作者在诗中借对石渠秘府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虽身居高位但心驰魏阙、思归朝廷之情。全诗构思独特,立意高远,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辞采华美。 “春旗簇仗石渠边”一句,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场面,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颔联“东壁分明帝座前”一句,通过描写皇帝的座位位置,来暗示诗人自己的官位之低微。 颈联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我”和“贤人”进行对比,表现了“我”的自怜自惜之情
交契先朝露,凄凉对夕晖。 箕裘三世远,簿领一官微。 翠柏开新隧,青编冷旧帏。 元方未惭长,万里看横飞。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1.【交契先朝露】 - 注释:与君王的相遇如同早晨的露水一样短暂而珍贵。 - 关键词:交契、先、朝露、短暂、珍贵 - 译文:您与我之间的深厚友情就像清晨的露珠,转瞬即逝但非常宝贵。 2.【凄凉对夕晖】 - 注释:面对夕阳,心中不免感到凄凉和孤独。 - 关键词
这首诗是诗人在九日与友人一起游览天清寺菊坡,但未能如约登临而作。诗中表达了他对这次未能如期赴约的遗憾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太丘道广固难周,自有良朋结胜游。”意思是说,太丘(即孔子,古代以太丘为地名)的道路虽然宽广,但难以周遍,因此只能与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太丘道宽,意指交友广泛,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关系。 颔联“莫使弹琴防性气,只堪寻竹占清幽
【注释】 《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自己不随俗浮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淡泊情怀。 【赏析】 “书怀”是题,即抒写怀抱之意。全诗四句,前两句自述其志;后两句借古讽今,以警世之语结束全诗。 首联“纷纷儿辈谩同时,独负权奇不受羁。”诗人用典自谦说自己与一般的人不同,有才华而不被重用,所以只能独自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委屈。 颔联“刻烛已惊诗句逸,飞觞肯放酒行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