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祥
【释义】 不要折下东风中的杨柳枝条,因为那枝间叶叶都如同愁眉紧锁。游人不解愁因何事,只向东风中吹笛。 【赏析】 柳词:指柳永词。 莫折东风杨柳枝,枝间叶叶是愁眉。(注释)莫:不要;折:折断;枝:树枝;叶叶:树叶;是:表判断;愁眉:忧愁的眉宇。此句意思是:千万不要折断春风拂动的柳树枝,因为枝上每一片树叶都像愁思满面的人儿。 游人不省愁何事,曾向东风笛里吹。(注释)游人:游春的人;省:知道;何事
【注释】 爱闲:爱好宁静。 只求闲:只希望过得清静。 求得闲来鬓已斑:等到真正过上清闲的生活,头发却已经斑白了。斑:指白发。 更欲破除闲耳目:更想除去那些妨碍自己安闲生活的杂念。 要听流水要看山:想听潺潺的流水声,想看美丽的青山。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用简洁的文字把山水画描绘成一幅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画面。 开头两句写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平生心事惟欲闲”的思想感情
【注释】 野桥山路入湖心:野桥,指没有雕饰的简陋小桥。山道蜿蜒曲折,进入湖的中心。 古寺闲房住得深:古寺,指湖心的寺庙。闲房,指寺庙中空无一人的房屋。住得深,意为住在这偏僻的地方。 未了平生行脚事:行脚事,指僧人外出云游、参访佛事的活动。了,完成。此句意为还没有完成一生云游参访佛事的愿望。 秋风拄杖或来寻:秋风,指秋天的风。拄杖,指拿着拐杖。此句意为在秋天的时候拄着拐杖来寻找。 【赏析】
【注释】 题锡:题写。锡,僧人用的物品。僧会归昌化:僧会回到昌化。 决决:水流声。依依:树枝摇动声。萝花:蔓草。白鹭:水鸟。 风景:自然风光。谁知:谁能知道。可画:可入画。乱山:群山错杂重叠。 一僧归:指僧会一人归来。 【赏析】 这是一首送人之诗。全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溪声”、“路入”等句写景,“风景有谁”,以设问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乱山深处”一句,既点出友人归昌化
注释: 九江前面是庐山,倾想平生未得逢。 今日送师无限思,暮潮春树月明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送别场景来表达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九江前面是庐峰,倾想平生未得逢。”这句诗描绘了庐山的地理位置和自己的期待。庐山位于九江的前面,而作者一生未能遇到这位老师,因此充满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今日送师无限思,暮潮春树月明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送别时的心情。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湖上 六桥山色裹湖光,柳傍桃随十里长。 无限红香多少絮,并将春恨与刘郎。 译文: 在西湖的苏堤上,六桥山色的美景映衬着湖水的光芒。杨柳依依,桃花随着江岸一路蔓延开来,长达十里。那无数绽放的花朵中,红色的花瓣和黄色的花粉交织在一起,仿佛是无数的絮状物体。春天的忧愁似乎都寄托在这无尽的花丛之中,它们与我心中的那份愁思一样,都流向了远方的刘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西湖边美丽的景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分析每句诗的意思及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和意境。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明辨之”:指唐明皇李隆基;“画春江听雨图”:指李白所作《春江花月夜》。“归来双鬓各萧然”:诗人自伤老迈,与友人相逢,感慨万千。“风雨一船曾泊处”
注释: 去年我曾在庭院里与你约定一起赏花,但现在的往事都已经成为过去,无法追寻。正是在这孤独寂寞的时候,窗外芭蕉叶上落下了小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孤独和忧伤中的感慨。诗中的“伤翁舜卿”,指的是与诗人有深厚友情的朋友王禹偁。王禹偁曾经邀请杜甫到他家赏花,而如今杜甫却只能在独处时,听着窗外芭蕉叶上的雨声来思念朋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现在孤独生活的无奈心情。
【注释】 性空上人:禅宗高僧,姓赵名真源,号性空。南岳衡山大佛寺住持。 南山:指南岳衡山。 挂锡:指和尚出家。 数竿修竹:指几根竹子。 房前:指房屋前面。 【赏析】 此诗是一首禅诗。全诗以简洁的笔法,写性空上人的隐居生活与心境。首句“南山挂锡已多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为下文写他的隐居生活作铺垫。次句“不涉人间一线缘”,写出了他对俗世生活的超脱态度。第三句“上殿罢来谁共坐”
注释: 瀹雪行斋久不寻,会时长忆在春深。瀹雪行斋,指的是禅师在冬日里煮雪为斋食,这体现了禅师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久不寻,表示禅师很长时间没有寻找食物。常忆在春深,表示他常常回忆起春天的景色。 今朝睡起桐花院,独把《楞伽》坐树阴。今朝睡起,表示诗人刚刚醒来。桐花院,指的是桐树盛开的花园。独把《楞伽》,指独自拿着佛经坐在树荫下阅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禅师生活情趣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