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渊耀
秋水 交秋溪水清,历历见其底。 木叶何纷纷,白石复齿齿。 静言寻其幽,萧萧杂葭苇。 水鸟冲人飞,游鱼衔藻起。 转入荒且寒,苔色无乃是。 遥闻渔者歌,前溪暮霞紫。 注释: 交:交错;历历:清楚可见的样子; 木叶:落叶;白石:指溪边的石头;复:重复; 寻:寻找、观赏之意;静言:静静地说话,即静静地聆听;萧萧:风声,此处形容芦苇的沙沙声;杂:混合在一起;葭苇:芦苇; 冲人:迎面扑来;游鱼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中的主要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感。 “春闺”,写闺人独处春闺的寂寞。首句“春炙绣帘花气满”,春光明媚,百花斗艳,闺人倚窗凝神欣赏。第二句“暗风梳草绿短短”,春风吹过,把窗外的草儿吹得青青翠翠。第三句“啼莺破晓惊妾心”,天刚亮,莺儿就开始鸣叫,打破了闺人的美梦。第四句“金鸭香沉画衣暖”,闺人醒来后,闻到了香味,感到十分惬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春日山行》。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1. 阴岩怒石如喷雪,处处山家覆松叶。 - 译文:阴暗的岩石上怒放的石头就像喷出的雪花,到处是山家覆盖着松树的叶子。 - 注释:阴岩指的是阴暗的岩石,怒石形容这些岩石上的石头好像在愤怒,喷雪比喻其白得耀眼,松叶可能是指覆盖在这些岩石上的松树的叶子。 2. 古藤三月齐作花,瘦树短垣村几折。 - 译文
注释: 1. 当空皎皎出素月,清辉乍圆还复缺。 2. 我生决无彭祖年,岂能郁郁空忧天。 3. 众人皆醉我亦醉,则予胸中浩浩焉。 4. 三闾大夫何为者,醒然独卧沧江下。 5. 我来汨罗唤不起,仰天长叹泪盈把。 6. 刘伶尽日眠酒中,醒时双眼常朦胧。 7. 陶潜攒眉不入白莲社,捧杯采菊坐篱东。 8. 古来达士惟有醉,求田问舍良可愧。 9. 丈夫负此七尺躯,岂能扰扰撄俗累。 10. 春日村游发杏花
【注释】 迢迢:远。 薿薿:草木摇动声。 秋风飒然至:飒然,形容风声。 悱侧:哀伤的样子。 蟋蟀偏入耳:蟋蟀叫声特别响亮。 展转:辗转不眠。 朝曦:早晨的阳光。 亦相似:也像这样。 一日不再晨:一天只有一次早晨。 时驶安可恃:什么时候能像早晨一样安全呢? 感叹千万端:有许多感慨。 沉忧惟一轨:忧愁沉重,只能遵循一条道路。 何以见曩贤:怎么可以见到以前的贤人? 一觞且欢喜:喝下一杯酒,暂且感到快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他通过描绘惠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浮云霭山麓,孤烟上林樾。(浮云笼罩在山脚下,一缕孤烟直冲林间) 青灯湛芳樽,色味两幽绝。(青灯映照出芳樽的美色,两者的味道都极为美妙) 吾生如寄耳,一醉万想灭。(我的生命如同暂时寄居在这世间一般,一旦醉倒便可以忘却所有的烦恼和忧虑) 横斜任孤舟,清浅流明月。(任由孤独的小船随波逐流
【译文】 太阳在白日里照耀,高悬在天空。 它在旸谷中欢跃,光芒照耀而不偏颇。 忽然遇到惊风飘来,白云遮住了它的前面。 天昏地暗,当午的太阳进入虞泉。 鲁国的宝剑不能挥舞,羲和的鞭绳丢失了。 阳光的美德难道会减少吗?明与暗的变化也是偶然的。 微风吹来无力,浮云迷乱了方向。 天道本是如此,而我为什么感到悲伤呢? 注释: 1. 白日光:指太阳的光。 2. 皎皎:明亮的样子。 3. 踊跃:跳跃,欢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朝中期官员、思想家 蓐收清西陆,云气高淩淩。 霜降后天气转凉,秋天的早晨天空清澈明朗。 悲哉秋蝉号,痴甚窗前蝇。 秋风中,知了不停地叫着,而窗前的苍蝇嗡嗡作响。 时去心尚尔,徒为俗所憎。 然而时光荏苒,我的心仍然被世俗所困。 不见摩空雕,众鸟钦风棱。 我看不到像摩天大楼那样高耸入云的雕塑,也没有鸟儿欣赏风的棱角
【注释】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百草:各种植物。松柏:常绿树。贞脆:指松柏等耐寒树木的质地坚硬、不易凋谢。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以松柏自比,赞美其“贞脆”本性,不受时与地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所保持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秋雨的静谧和诗意。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析: 1. 秋斋坐雨(秋斋):秋天的书房内坐着,听着外面的雨声。这是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秋日的书房中静听雨声的情景。"秋云突兀起天际":形容天空中秋云高耸入云,形状突兀。"疏雨磊落悬高空":指稀疏的秋雨像珠子一样散落在空中,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两句主要描述了秋日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