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注释】 沧浪:水名,在今江苏省常熟南。陈诗:吟诵古诗。底事:何事。 醉不知:酒醉了还浑然不知。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舜民。他生逢乱世,仕途坎坷,一生潦倒不遇。这首《渔父》诗便是写于他晚年时的作品。全诗通过描写一个江边渔翁的形象,抒发了作者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智士旁观当局迷,沧浪钓叟出陈诗。 智士:有才智的人。智士旁观当局迷:意思是说一些有才识的人
【注释】 荣辱从来:指人世间的得失和荣耀。渔父:隐逸之士,此处借以自指。矶:水中石台。江鸥散处:江边鸥鸟飞散。秋有衣:荷叶老了,可用来制蓑衣。 【赏析】 这是写隐士的诗句。诗中通过描绘渔父的居所、生活和行踪,来反映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全诗意脉清晰,语言平实,意境高远。 开头两句“荣辱从来总不知”是说:人世间的得失和荣耀,从来就不懂得,也不在乎。这里用一“总”字,说明诗人对荣辱得失的态度
注释: 晓岸披风驾短篷,平芜烟浪几重重。 晓岸披风驾短篷:早上的岸边,我驾着小船,风帆展开。 平芜烟浪几重重:平坦的草地,烟雾缭绕,波浪层叠。 鸣榔莫近荷花浦,鸥鹭早凉眠正浓。 鸣榔莫近荷花浦:不要靠近那荷花盛开的地方。 鸥鹭早凉眠正浓:早些休息吧,因为清晨凉爽的海风正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渔父词,描述了渔民早晨出海捕鱼的情景。诗中描绘了渔民在晨曦中驾着小船,风帆迎风,波涛滚滚的场景。同时
【注释】 耒江:耒水。 小舟:小船。 青苗:古代一种赋税。 【赏析】 这首诗写渔父生活的安逸,以及他自得其乐的心情。诗中“家住耒江边,门前碧水连”两句是说,渔父住在耒水之滨,门前的碧水一望无边。“小舟胜养马,大罟当耕田”,这两句是说,他用小船捕鱼,比马还好;用大网捕鱼,可以耕地种稻。这两句诗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得的生活。“保甲元无籍,青苗不著钱”两句是说,保甲、青苗等税赋,都不曾征收过。“桃源在何处
渔父词 西塞山前得杖藜,波晴不见鹭群飞 何曾千载同心处,只在斜风细雨时 诗句释义: - 西塞山前得杖藜,波晴不见鹭群飞。 - “西塞山前”指作者在西塞山(今湖北省黄石市)附近居住或劳作的地方。“得杖藜”意味着携带手杖,可能是出于行走的需要。“波晴”描述天气晴朗,“不见鹭群飞”则表达了在好天气下未能看到常见的白鹭飞翔的情景。 - 何曾千载同心处,只在斜风细雨时。 - “何曾”表示从未有过
渔父词 胜景常在画中寻找,鳜鱼之梦飘落沧洲。 今朝亲眼看见桃花树,重振家声是此秋。 注释: 1. 胜概居常画里求:意指美景常在画卷之中寻觅,形容景色美丽得难以忘怀。 2. 鳜鱼清梦落沧洲:鳜鱼之梦落在了沧洲(即湖泊),比喻梦境美好而宁静。 3. 今朝亲见桃花树:今天终于看到了桃花树,表达了一种欣喜和满足。 4. 重振家声是此秋:意味着在秋天这个时节,重新振兴家族的声誉。 赏析:
注释: - 千钱买一舟,百钱买两桨。 - 朝看潮水落,暮看潮水长。 - 持鱼换盐酪,县郭时下上。 - 亦或得浊醪,不复计瓶盎。 - 浩歌忘远近,醉梦堕莽苍。 - 玄真不可逢,悠然寄遐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渔父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诗人通过渔父的生活琐事,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楚江茫茫新雨霁,残云蹙作鱼鳞细。 老翁短楫去若飞,我欲从之已天际。 从之不可况共语,醉眼知渠轻一世。 直钩去饵五十年,此意宁为得鱼计。 注释: - 此词调名亦作《渔父词》,据宋阮阅《诗话总龟》载:“予尝于富商高氏家,观贤画《盘车水磨图》,及故大丞相文懿张公弟,有《春江钓叟图》,上有南唐李煜金索书《渔父词》二首。” - 诗中通过描述垂钓的场景,隐喻了人生的态度和处世哲学。 -
食箪虽薄尚羹藜 且喜今朝酒价低 一棹每随潮上下,数家相望埭东西。 团团箬笠偏宜雨,策策芒鞋不怕泥。 应笑漆园多事在,本来无物更谁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渔父生活乐趣的诗,通过渔父的形象描绘出了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首句“食箪虽薄尚羹藜”,表达了渔父虽然生活简朴,但依然能自得其乐的态度。他不在乎物质的匮乏,而是注重精神的满足。这句诗通过对比,突显了渔父生活的自由和洒脱。
渔父二首 黄庭坚笔下渔父悠然自得生活态度 1. 诗篇概览 - 渔父二首由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共二首。 - 诗歌描写了渔父在江边的生活状态。 2. 诗句解析 - “数十年来一短蓑,死期未到且婆娑。” 此句描述渔夫几十年如一日地使用破旧的蓑衣,尽管他的死亡尚未到来,但他依然自在地摇曳于水中。 - “敲门赊酒常酣醉,举网无鱼亦浩歌。” 这句表达了渔民们即使空手归来,也能在门前借酒消愁,享受生活的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