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从来总不知,几间茅屋对渔矶。
江鸥散处夜无伴,荷叶老时秋有衣。
【注释】
荣辱从来:指人世间的得失和荣耀。渔父:隐逸之士,此处借以自指。矶:水中石台。江鸥散处:江边鸥鸟飞散。秋有衣:荷叶老了,可用来制蓑衣。
【赏析】
这是写隐士的诗句。诗中通过描绘渔父的居所、生活和行踪,来反映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全诗意脉清晰,语言平实,意境高远。
开头两句“荣辱从来总不知”是说:人世间的得失和荣耀,从来就不懂得,也不在乎。这里用一“总”字,说明诗人对荣辱得失的态度。“几间茅屋对渔矶”,写隐士的居所。“几间茅屋”,点明隐居之所;“对渔矶”,说明隐士在江边捕鱼为生。这两句既交代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又表明其生活态度。
中间两句“江鸥散处夜无伴”,写隐士在闲静的生活里,与自然景物为侣。“江鸥散处”,写孤寂清冷的环境;“夜无伴”,写隐士独处的孤独寂寞。这两句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冷,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荷叶老时秋有衣”,是说:荷叶衰老时,就可以用来制作蓑衣。“老”字用得妙,不仅表现出荷叶的特征,而且暗示了诗人年岁增长、人生衰老的过程。“秋有衣”,则写出了隐士的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现了一位不慕荣利、隐于山林的人的生活情味,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