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注释】: ①渔父词:古代诗词中写渔夫生活、情趣的作品。“十三首”,这里指作者的一组诗作,共十三首。渔父词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所创作的组诗,共有三十二首,因作者自称“烟波钓徒”,故名。 ②万里长江一钓丝:意即只有一条细如线的鱼竿,才能在万里长江上垂钩捕鱼。钓丝细长,用以比喻渔父的钓竿。 ③萧萧蓬鬓任风吹:意即任由风将白发吹拂成蓬松的样子。“萧萧”形容风吹的声音,“蓬鬓”指头发蓬松。 ④微雨过
这首诗描述了渔父在江渚春风澹荡的美景中,斜阳芳草中鹧鸪飞翔的景色。诗中的莼菜滑、白鱼肥描绘了渔父捕鱼的丰收景象。最后一句“浮家泛宅不曾归”表达了渔父对渔家生活的满足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江渚春风澹荡时,斜阳芳草鹧鸪飞。莼菜滑,白鱼肥。浮家泛宅不曾归。 注释:江渚 - 指江河之中的小洲。 澹荡 - 轻缓流动的样子。 斜阳芳草鹧鸪飞 - 指夕阳下,芳草间,有鹧鸪飞翔。 莼菜滑,白鱼肥 -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草草生涯事不多,短船身外岂知他: - 草草生涯:形容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 - 事不多:表示生活简单,没有太多烦心事。 - 短船身外岂知他:表示在简单的船上生活,对外面的世界并不了解。 - 译文:过着简朴的生活,对于外面的世界并不了解。 2. 蒹葭浩荡双蓬鬓: - 蒹葭浩荡:形容蒹葭生长茂盛,浩大无边。 - 双蓬鬓:形容人两鬓斑白,如同两棵芦苇一般。 - 译文
注释: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 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 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 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 释义: 秋风萧瑟,苍劲的芦苇渐渐枯黄;江水波涛悠长,白发的老翁悠然自得。 范蠡几年来一直思念狡兔,吕望何处又能预示非熊? 寒冷的冬季,两岸都能看见渔船上的渔火;夕阳西下时,各家都收起了钓鱼的竹杆。 他们并不被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所困扰,只想着一家人的幸福快乐
渔父词 蓑衣箬笠更无华,蓼岸蘋洲亦有家。 风雨满天愁不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说明: - 蓑衣箬笠更无华: 穿着用竹叶编制的斗笠和用棕麻纤维制成的蓑衣,无需华丽的装饰。 - 蓼岸蘋洲亦有家: 即使是在长满蓼草的水边和生长着浮萍的小岛,也能找到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 风雨满天愁不动: 即使面对风雨交加、心情烦乱的情况,也无法改变内心的平静。 - 隔江犹唱后庭花: 尽管隔着江水
注释: 渔父醉:渔夫醉酒。 天淡潇湘南北家,花随流水水流花。 潇湘:泛指江河湖泊。 南家:南方人家。 一竿明月何人会:一杆明月无人赏识。 又逐虚船过白沙:又随着空无的船只经过白沙滩。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诗人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月夜独行的画面,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伤和无奈。全诗构思巧妙,意境高远,语言清新自然
注释:渔父醉酒了,何处的青烟缭绕着淡淡的孤洲?有客人已经经过多年,只能把酒当业。渡头的芳草新酿的酒,碧云天际已归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夫醉酒的情景。诗人通过渔父醉酒这一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如梦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青烟、孤洲、酒、舟等,都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和思考,认为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是自然的规律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渔父醉后的景象。首先,我们看到渔父的渔船上挂着红色的枫叶,这在视觉上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热烈的氛围。接着,我们看到渔父正在享受鲈鱼的美味,这在味觉上满足了他对美食的追求。然后,我们看到渔父在江边喝着花影映衬的美酒,这在嗅觉上给他带来了愉悦的体验。最后,渔父被佳人唤回,但此时他已醉意朦胧,无法动弹。整首诗通过对渔父饮酒、吃鱼和赏花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一个醉意朦胧、悠然自得的画面
【注释】 占断:独占。万里天:指广阔的天空。不贪城市卖鱼钱:不想贪图城市里卖鱼的金钱。前村:前面村庄。舍:房屋、住处。枫叶:枫树叶,秋季落叶。芦花:芦苇的花。相伴眠:相互依偎着睡觉。 【赏析】 此词描写了一位渔父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态度,表现了渔父的隐遁思想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上片写他的生活态度,下片写他的生活环境。全词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富有情趣
【注释】 竹里:竹林深处。茅茨:茅草编成的屋顶。小溪:小河或溪水。粼粼白石:白色的石头在水面上闪着光。渔矶:钓鱼用的石矶,即石矶。想应:想来应该。日日来垂钓:天天来垂钓。石上蓑衣不带归:石上的蓑衣不用带回去。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渔父的隐逸生活。诗人以竹、茅和溪水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幽美的田园风光图画。渔父每天来钓鱼,他坐在岸边的小石上,披着蓑衣,悠然自得。他的蓑衣没有带走,留在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