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注释】 ①沧浪:即今江苏苏州太湖。 ②归:指回到船上,准备回家。 ③何足数:意思是云帆之多,难以数清。 ④濯缨:洗涤衣带,以洗去世俗尘垢。此处指脱下官帽。 【赏析】 《渔父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为组诗《渔父词》中的第三首。全诗描写一个渔父驾着小舟,从江南来到洞庭湖边,与朋友饮酒作乐的情景。全诗写景生动,抒情真切,语言质朴。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
【注释】 沧浪:指江河湖海。濯:洗涤。 【赏析】 此诗为渔父歌沧浪赋附歌的第二首,与第一首一样,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超脱和潇洒。全诗四句八字,每句七个字。前两句写景抒情,第三句点题,第四句抒发情感。 首句“泛蓬𦩘兮戏凫鹥”,写诗人放舟江上,随波逐流,任情逍遥。“蓬𦩘”是飘浮的意思。“戏”在这里有游戏、玩耍之意,也含有随遇而安的意味。“凫鹥”即野鸭,这里借代自由自在的野鸭。
【注】楞严:即《楞严经》。丰干,即丰干禅师。 此事楞严常露布。梅华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蝶梦南华方栩栩。斑斑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鸿飞去。 注释:这世上的事情,就像《楞严经》中常常显露出来的一样。梅花在雪和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娇艳。我在这里只是微微一笑而已,然而却让万古长存。风吹动茶瓯,仿佛在说“风”。远远地仰望天空,银河横亘如一条银色的河流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渔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棹月眠流处处通":描述渔父在月光下驾船入睡,水流畅通无阻。这里用“棹月”来描绘夜晚的情景,“眠流”暗示了渔父的悠闲自在。 2. "绿蓑苇带混元风":描述渔父身上的绿色蓑衣和腰间的苇带随风摇曳,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这里的“混元风”可能是指大自然的力量,或者是渔夫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 "灵均说尽孤高事"
注释:新妇在渔父家矶边月明,女儿在浦口潮平。沙滩上有鹭鸶停宿,鱼群被惊动。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首联写景,以“新妇”和“女儿”分别指代渔父家的媳妇和女儿,表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颔联动笔由远及近,以“月明”和“潮平”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江岸晚景图,让人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场景,以“鹭宿”和“鱼惊”形象地表现了江边的宁静与美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
【注释】泽:大。梁:桥梁。上流:指水流入的河流上游地区。乱荇:水中的浮草。新芦:刚生长出的芦苇。终始:始终。安坐看沉浮:安心坐下,看着水面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渔父生活的诗。全诗以“渔父”为中心写其生活和思想。前六句写渔夫的生活态度,后六句写渔夫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首联“泽鱼好鸣水,溪鱼好上流”,写泽中的鱼喜欢鸣叫
渔父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译文: 随着秋风的萧瑟,八月九月间,飘散的芦花如同飞舞的羽毛般在天空中舞动。一位垂着钓竿的老人,身着朴素的衣裳,从南溪归来。他的身影融入了秋山之中,那翠绿的山色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而他那悠闲地靠在栏杆上的野艇,与周围的云彩相依偎。老人停下手中的活计
【注释】 1. 青草湖:即洞庭湖。 2. 巴陵:指今湖南岳阳。唐开元中,李白、杜甫曾游此。 3. 棹(zhào):船桨。 4. 钓车子(chuán zǐ chē):一种小船。 5. 橛头船:船头有尖形的木棍的船。 6. 乐在风波不用仙:乐趣在于风浪之中,不必是神仙才能享受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渔父同舟荡桨的情景,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深远
【注释】 渔父歌: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其七“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松江蟹舍主人欢:松江是地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菰饭莼羹亦共餐:菰是茭白类植物,茎肥大可食,古人用它来制作美味佳肴;莼是莼菜,嫩叶可食,古人常用它来烹制羹汤;菰和莼都是江南特产。 枫叶落,荻花干:指深秋时节。 醉宿渔舟不觉寒:喝醉了,睡在渔船上
【注释】 霅溪:古水名,在今浙江湖州。西复东:来回。舴艋(zéměng):小船。《南史·萧子显传》载:“谢灵运尝行至永嘉郡,顾望四望,曰:‘此中去天台五里所,有两处人声相闻,一往一还,若鸣佩环者,是耶?’遂改道。”后遂以“舴艋”为小船之称。荷衣:荷叶制成的衣服。穷:贫穷。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写渔父生活的艰辛。首句点明地点——霅溪湾里的钓鱼翁,接着描写他的日常生活,每天往返于江上和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