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瑞鼎》 吕岩的《渔父词一十八首·瑞鼎》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金、铅、水、汞等物在炼丹过程中的作用与特性,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及物质转化的理解与探索。 “会合都从戊巳家”中“会合”指炼丹时各种材料和元素的聚合,“都”表示普遍或全部。这里的“戊巳家”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炼丹场所或周期,强调了整个过程的统一性和规律性。 “金铅水汞莫须夸”,其中“金铅水汞”是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的代表元素
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启还扃。 长如此,过平生,且把阴阳子细烹。 注释:子午是指子时和午时的交界,也就是一天中的深夜时分。常餐指经常摄取。日月精指的是从日出到日落的太阳精华,以及月圆之时的月光精华。玄关是道家用语,指通往内世界的门户。启代表打开。还扃是指关闭。长如此,过平生,意味着能够长久地这样做,度过一生的时间。且把阴阳比喻为阴阳调和的状态。阴阳子细烹指的是烹饪阴阳之道,使其达到完美无缺。
【注释】 “渔父词一十八首”:这是作者自拟的一组渔父词,一共18首。 “活得”:活着的意思,即生活。 “位立”:地位高。三才指天、地、人,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阴阳合处便相生”:阴阳和则万物生长。 “龙飞踊”:龙腾跃的样子,形容气势恢宏。 “虎狌狞”:虎豹狰狞凶暴的样子。 “神珠”:神物。 【赏析】 此诗描写了天地间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循环的赞叹之情。 第一句
注释: - 四象分明八卦周:四象指的是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分别对应木、火、土、金。而“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由八个基本图形(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组成。这里的“周”可能是指这些图形相互之间有某种联系或者和谐。 - 乾坤男女论绸缪:乾坤指的是天地,代表阴阳两极。在这里,“论绸缪”可能指的是谈论或讨论天地之间的关联,特别是男女之间的关系。 - 交会处:指阴阳两气的交汇之处
注释:修炼本质,回到本元,在这里寻找,在金鼎中虎龙吟唱。身体不老,世俗难以侵犯,外貌返童颜,骨骼变金。 赏析:《炼质》是唐代文学家李贺的作品。这首诗以炼丹为题材,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追求。全诗意境清幽、超脱,充满了神秘色彩,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气质
诗句原文: 大道从来属自然。 空堂寂坐守机关。 三田宝,镇长存,赤帝分明坐广寒。 翻译: 大道本来属于自然, 在空无一人的殿堂中静静坐着,守护着那神秘的机关。 三田神宝,永恒存在,赤帝神灵清晰地坐在广寒宫。 注释: 1. 大道:指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或规律 2. 自然: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然状态 3. 空堂:空旷的堂屋,此处代指修行的场所 4. 守机关:守护着某种重要的秘密或机制 5.
这是一首描绘昆仑山景象的诗句,通过日月交加、昆仑顶定乾坤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 日月交加晓夜奔:描述了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交织的景象,仿佛是夜晚与白天的交替,给人以时间和空间上的错觉。 - 昆仑顶上定乾坤:提到了昆仑山,昆仑山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被定为天地的中心,象征着宇宙间的秩序与平衡。 - 真镜里,实堪论
诗句: 恍惚擒来得自然,偷他造化在其间。神鼎内,火烹煎,尽历阴阳结作丹。 注释: - 恍惚:形容事物神秘莫测,不可捉摸。 - 擒得:捕捉或获得。 - 自然:自然而然。 - 偷:暗中取用。 - 造化:宇宙间的万物和变化。 - 神鼎:指道家炼丹的器具,象征神奇的力量。 - 火:指高温,代表能量。 - 烹煎:烹饪煮熬。 - 阴阳: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立统一的两极。 - 结作:合成或凝聚。 - 丹
注释:闭目静坐,心神专注,在冥蒙之中显现我宗。没有边际,非常朦胧,玄妙的景象出现后,才觉得一切都空无一物。 赏析:这是一首描述闭目养神,冥想入定,以期参悟道法的诗。诗人用“闭目藏真神思凝,杳冥中里见吾宗”来表达自己在冥冥之中,通过闭目养神、冥想入定的方式,逐渐领悟到了道教的精髓。而“无边畔,迥朦胧,玄景观来觉尽空”,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领悟的境界,无边无际,朦胧神秘,玄妙的景象映入眼帘
【注释】 扁舟:小船。沧浪叟:渔父的代称,即渔翁。心与沧浪清:心境像江水那样清澈。沧浪:江流。道:说。乡里:家乡。竿头:鱼竿顶端的竹节。鼓枻(yì):拍船桨。楫(jí):船桨。深意:深远的用意。取适:得到舒适。非:不是。 【赏析】 《渔父》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渔父的外貌和神态,后两句写渔父的捕鱼生活。全诗通过写渔父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