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
【注释】 柳塘:水边的柳树成行的池塘。 嫩绿:初长成的绿色。 新生杨柳枝:指新长的柳树枝条。 轻风故故向人吹:微风吹拂,轻轻拂过人。 春波不尽:春天的江水永不枯竭。 东流意:向东流淌的意味。 折得柔条欲遗谁:把柔软的柳枝折断下来想要送给谁。 【赏析】 《柳塘春口占四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朗州时创作的组诗作品,共有四首诗,此为其中的第四首。此诗以“柳”为中心意象
注释:在渔村酒家,我唱出了清悠的歌声,窈窕娘听后,双手举杯向我敬酒,那香气扑鼻而来。袖中藏着两个橘子,一半青绿,一半黄澄澄。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渔村酒家与歌女相会后所作。诗人以清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歌女清悠婉转的歌喉、热情奔放的饮酒方式、手执酒杯的款款情态、袖中的橘子以及橘皮上的颜色对比。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注释:在江边闲散地系上佩饰,楚宫的花草在露水中显得零落。王孙离去后,春风拂晓了。我拾起这幽香的芳草,想把它寄给谁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诗人以“闲向江边结佩蕤”开头,点明了自己悠闲的心情,然后以“楚宫花草露离离”来描绘出楚宫的花草在露水中显得零落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着以“王孙去后春风晓”来描绘出春天来临的景象,以及王孙离去后的孤独感
《题管夫人竹与玉山同赋》是一首由陈基所作的七言绝句。诗的原文如下: 烟空湘月明, 露落湘波冷。 翛然林下风, 吹折琅玕影。 将逐一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 诗句释义: 1. 烟空湘月明:描述了天空中烟雾朦胧,月光照耀下的景色。 2. 露落湘波冷:描述了清晨露水覆盖在清澈的湘江水面上,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3. 翛然林下风:形容诗人独自一人置身于树林之中,感受着微风拂过。 4. 吹折琅玕影
湖光山色楼口占四首,其三是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季节变换的画面。接下来将逐步分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秧地已是三时雨”:描述了稻田已经经历过三个季节的雨水滋养。 - “草阁风生五月凉”:指在五月的天气里,草阁中吹来的风让人感到凉爽。 - “薝卜开花浑似雪”:薝卜(一种植物)的花朵盛开时,颜色洁白如雪。 - “枇杷着子已全黄”:枇杷树上的果实已经完全成熟变成了黄色。 2.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晚烟晴树绕楼台, 晚霞映照着晴朗的天空,树木环绕着楼台。 别浦荷花远近开, 远处的湖边荷花盛开。 芳草茫茫随地远, 芳草无边无际,延伸至远方。 野帆片片向人来, 小船的帆片片飘来,似乎在向我们招手。 注释:晚烟、晴树、楼台都是描写景色的词语;别浦、荷花、芳草、野帆都是描写景物的词语。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用“晚烟”
柳塘春口占四首 其一 江浦雪消杨柳春,槛下新水碧粼粼。 嫁得东风最轻薄,吹荡柔条拂着人。 注释: 1. 江浦雪消:江边的雪融化了。 2. 杨柳春:春天的柳树。 3. 槛下新水:栏杆下的流水。 4. 碧粼粼:形容水流清澈透明的样子。 5. 嫁得东风:比喻得到风的帮助。 6. 轻薄:这里指春风轻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在江边看到雪花融化后,柳树开始发芽,春风吹过,水面波光粼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要求,然后通读全诗,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最后结合背景及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来赏析。“柳塘春口占四首 其三”的意思是:日落时分大堤上杨柳的倒影清晰可见,树上栖居的鸟儿也显得可怜。待到清明时节,满地都是鲜花,那时风光大多属于上林苑里的黄莺。 【答案】 日落时分大堤上杨柳的倒影清晰可见,树上栖居的鸟儿也显得可怜。待到清明时节,满地都是鲜花
注释: 团团绿树野人家,一道官河紫楝花。 柳外时时啼布谷,林间轧轧响缫车。 团团:形容树木排列得紧密而整齐的样子。 紫楝花:即紫丁香,是一种常见的植物。 柳外时时啼布谷:指在柳树之外时常可以听到布谷鸟的啼鸣声。 林间轧轧响缫车:指的是在树林之间可以听到缫车的轧轧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湖光山色中偶遇的景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 首句“团团绿树野人家”,诗人以“团团”来形容树木
【解析】 此首诗是作者寄陈敬德的一首七律,表达了诗人对陈敬德的思念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景物,后两句抒情,中间两句为过渡。“郭外何曾有杜鹃”意思是说城外哪里有杜鹃啼叫。“客中情绪自堪怜”意思是说客居他乡,心情凄凉,无人理解,只能自我安慰。“清明过了梨花谢”是说清明节已过,梨树已经凋零。“风景依然似去年”意思是说春天景色依然如故。 【答案】 寄陈敬德 郭外何曾有杜鹃,客中情绪自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