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田野间看到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首句“五月田家未足秧”描述了五月份时,田间的农民还没有插秧。这里的“五月”指的是农历的五月初,而“田家”则是指农田里的农民。这句诗描绘了农民们正在忙着插秧的情景,但是因为天气的原因,他们还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这可能是因为天气太热,或者是因为雨水太多,使得插秧的工作受到了影响。 接下来的两句“壖边水鹳近人长”和“溪流到海无百里
长烟落日孤鸟没,野岸平畴新水多。 释义:长河落日,一只孤单的鸟儿消失在天际;荒野岸边,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积水颇多。 注释:长烟、落日,都是夕阳余晖的意象。 赏析:此诗描绘一幅晚景图,以“长烟”、“落日”和“孤鸟”三个典型景物,构成一幅意境深远的图画。 白蘋洲上起渔歌,青草渡头生细雨。 释义:在白蘋洲上响起渔夫的歌声,细雨洒落在青青的草地上。 注释:蘋,即苹,是一种水生植物。 赏析
【注释】 姚子章:作者的朋友。人回:指归去的人已回来。骑从:随行的马和仆人。在杭:指在杭州。即欲渡江一见:打算渡江见面。递中得书:得到书信。闻已归玉山中遂成怅然:听到他已回到西湖的玉山之中。遂:于是,就。怅然:失望的样子。因寄:因此寄信。 【译文】 你听说我住在西湖十天,那冷泉亭下的泉水潺潺流泻。 你看见钱塘江向东奔流直至大海,再往南走便全是连绵的群山了。 你的情思随着孤独的猿猴明月夜晚
注释:羊车即将经过玉栏杆的东面,雉扇微开,吹来水殿中的风。白凤在金井上徘徊,凉阴半在碧梧桐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宫廷画卷。首句“羊车欲过玉阑东”,以羊车即将经过玉栏杆的东面,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人物的行动。次句“雉扇微开,吹来水殿风”,以雉扇微开,形容水殿中的气氛,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第三句“白凤徘徊金井月,凉阴半在碧梧桐”,以白凤在金井上徘徊,形容月光洒在梧桐树上
寓月溪寄玉山兼怀德辅玉山,即指德辅,这里用玉山比喻他。玉山上的春色又回来了,可是又有几人能够欣赏呢? 堂前梧桐和竹子是我喜爱之物,溪上的桃花也在眼前盛开。 顾况的诗作都十分精彩,王褒的赋才华出众。 何时才能停泊在娄江曲边,共同坐下来聆听琴声。 译文: 玉山上的春色又回来了,可又能有多少人欣赏呢? 堂前的梧桐和竹子是我喜爱的,溪边的桃花也在我的眼前绽放。 顾况的诗作都是佳作,王褒的赋才情出众。
注释:在山腰种植了一大片竹子,萧萧的风雨声不断。等到竹子成熟时,会有凤凰飞过。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对墨竹的生长过程的描写和对墨竹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墨竹的喜爱之情。诗中通过“种”、“萧萧风雨”、“翠实”、“鸣凤”等关键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墨竹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形象特点。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玉笙谣 玉山席上赠周生,时铁厓同赋 十三学神仙,十五能吹笙。仙人王子晋,同上凤凰翎。 丹山凤凰十七声,钧天按节皆和鸣。西游瑶池谒熊□,董家双成最娉婷。 桂殿初凉湿秋露,鹅管吹烟隔轻素。缥缈新声泛紫霞,□曲每得周郎顾。 铁厓仙人横铁笛,几度周郎蒙赏识。同向维山弄月明,九点齐州暮烟碧。 【注释】 《玉笙谣》是一首乐府诗。“玉笙”即玉制的笙,古代一种管乐器。“玉山”,即传说中的神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山
【注释】 拥翠堂:唐人称王维的《鸟鸣涧》诗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此处指诗人的住处。 幽人:隐士。 结屋:建造房屋。江边:靠近江河之旁。 俗声:世俗的嘈杂声音,这里泛指人间的喧闹。 扶疏: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檐间只许云来去:檐下的风铃只能让云飘过。 落花如雨:像下雨一样纷纷坠落的花瓣。东风狂:春风猛烈地吹着。 绿阴:浓密的树荫。春茫茫:春天一片迷茫的景象。 一声啼鸟
诗句翻译与译文: 1. 题熊自得画丹岩图:这是一幅以丹岩为主题的画作,描绘的是自然景观中的岩石。 2. 混沌夜死元气裂:混沌是宇宙形成前的一团混沌状态,夜晚死去则暗示着宇宙的形成过程。元气裂开则象征着宇宙的诞生。 3. 炼石穿丝补天缺:炼石指的是用石头炼制的过程,穿丝则是指用丝线修补天空的缺口。补天缺则象征着人类对宇宙缺陷的修补。 4. 谁将馀鞴鼓八风,一点元精铸明月:谁将余鞴鼓八风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紫芝的一首词,全词如下: 水调歌头·咏梅 微红晕双脸,浑黛写新愁。好似霓裳仙侣,曾向月中游。忆得影娥池上,金粟盈盈满树,风露九天秋。折取一枝去,簪向玉人头。 夜如年,天似水,月如钩。只恐芳时暗换,脉脉背人流。莫唱竹西古调,唤醒三生杜牧,遗梦绕扬州。醉跨青鸾去,双阙对琼楼。 【注释】 1. 双脸:双眉如画,两颊绯红,形容女子美丽娇艳。 2. 霓裳:仙女所穿之衣,这里指美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