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结屋江边住,俗声不到题诗处。
门前惟有树扶疏,檐间只许云来去。
落花如雨东风狂,绿阴满地春茫茫。
一声啼鸟惊梦破,翠屏浅印烟峰长。
海绡轻薄烟霏暝,空碧无痕湛清影。
天风吹落竽籁寒,岚光湿透衣裳冷。
我生已有遗世心,便欲长往穷幽寻。
微茫楼观不可到,云林冥冥苔碧深。
【注释】
拥翠堂:唐人称王维的《鸟鸣涧》诗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此处指诗人的住处。
幽人:隐士。
结屋:建造房屋。江边:靠近江河之旁。
俗声:世俗的嘈杂声音,这里泛指人间的喧闹。
扶疏: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檐间只许云来去:檐下的风铃只能让云飘过。
落花如雨:像下雨一样纷纷坠落的花瓣。东风狂:春风猛烈地吹着。
绿阴:浓密的树荫。春茫茫:春天一片迷茫的景象。
一声啼鸟:一声清脆而悠长的鸟鸣。惊梦破:惊破了诗人的梦境。翠屏:翠绿色的屏风。
海绡:一种丝织品,薄如蝉翼。烟霏暝:云雾弥漫昏暗的天空。
天风:从天空吹来的风。竽籁(yu lu):笙箫等管乐器发出的音响。寒:凄凉。
岚光湿透衣裳冷:山林中迷蒙的水汽和微风使得衣裳感到寒冷。
遗世心:远离尘世的心境。
天风吹落:被天上的风吹落。
微茫楼观:模糊不清的楼台景物。不可到:难以抵达。
云林冥冥:形容山中云雾缭绕、林木葱郁、深不见底的意境。苔碧深:苔藓覆盖了很深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创作的五言律诗,作于作者隐居时。此诗描写了一个隐士居住的环境与感受。
首联写环境。“拥翠堂”,是诗人所居之处,位于江边的一座简陋的小茅屋里。“结屋”二字,表明这小屋十分简陋。“江边”两字,表明诗人所居之地离江很近。“俗声不到题诗处”,意思是说,因为僻远,所以没有喧嚣的人间杂音,也无人打扰,诗人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挥洒笔墨,吟咏诗句。
颔联写近景。“门前惟有树扶疏”。诗人在门前种了一棵棵茂密的大树,用以挡住喧嚣的尘世,使自己能静下心来。“檐间只许云来去”,檐下的风铃声只允许云朵经过,不允许世俗的声音干扰。“云来去”三字,形象地描绘了云儿在房檐下穿梭而过的情景。“门前惟有树扶疏”句写出了诗人的清高淡泊。
颈联写远景。前一句描写了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后一句则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天里柳枝摇曳,随风起舞,春意盎然的景象。“落花如雨东风狂”,这句诗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落花比作雨点般疯狂地落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光易逝的感叹。“绿阴满地春茫茫。”这句诗用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春意盎然的画面,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尾联写梦境被惊破。当诗人正在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之中时,忽然一声鸟鸣打破了他的美梦,惊醒了他的思绪。“绿阴”二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柳树比作美人的翠屏,将鸟儿的啼叫声比作美人的歌声,生动地刻画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最后一句则是以“翠屏浅印烟峰长”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生活环境以及他的感受,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而又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使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