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
范宽小雪山:范宽是五代北宋时期的画家,以山水画见长,有“画圣”之称。小雪山是他画作中经常描绘的题材,此诗便是以此为题。 山人昔日住山中,山中酒熟蒲萄红。 山人醉卧呼不醒,浩荡十日吹天风。 梦驾天风度寥泬,贝阙珠宫互明灭。 玉龙千尺拥冰髯,手挹银河弄明月。 仙人劝我金屈卮,更吹白玉双参差。 东风琪树花如雪,千片万片凌空飞。 恍恍魂神逐烟雾,起来却踏孤山路。 瑶华满地不堪拾,骑驴直上梅花墓。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试题的考核意图;然后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注释以及作品背景来理解、分析诗歌。本诗是一首咏史诗,借咏张戡猎兔图,讽刺了契丹统治者穷兵黩武,残害人民的暴行。诗人在首联中,描绘了一幅北方边塞秋雨初晴的景象,勾勒出一幅苍茫辽远的边关画面:八月、九月天阴冷如霜,北风刮起黄沙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切自然,意境高远雄浑,格调沉郁顿挫。 “城头乌夜啼”句:指诗人听到城头的乌鸦在夜晚悲鸣。 “上林高树多好枝”句:意谓长安城中的高大树木有很多好树枝,乌鸦喜欢栖息在那里,所以叫上林。 “起看江月沉江底,使君远游中夜起”句:意思是说,诗人起来看江中的月亮已经沉到了水底,你(朱长元)远行在外,半夜里起来赶路吧。
【注释】 正月已尽:一月已到月底。寒未收:冬天的寒冷尚未过去。柳塘:水边的柳树成行的小洲,即“柳塘”的意思。曲曲:弯曲曲折的样子。带平流:水流曲折,好像在平地上流动一样。青丝:指青色的丝线,这里指细长的柔发或女子的秀发。银瓶:用银做成的酒器。美酒:好酒。赤栏:红色栏杆。画桥:雕刻精美的桥梁。横钓舟:停泊在桥下的船只。 【赏析】 《柳塘春日》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写景小令
紫虚真人离开紫宫,流光夜下如长虹。 明珠结佩冠芙蓉,钧天广乐来相从。 居然太虚幻为月,中有琼台白银阙。 《羽衣霓裳》歌合节,玉杵捣碎黄金屑。 金屑霏霏满下方,倒吹露脚秋风香。 齐州一发烟微茫,但见万国涵清光。 注释: 紫虚真人:指道教中的神仙人物,这里借指仙人。紫宫: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流光:指月光。长虹:形容彩虹。明珠:珍珠,这里比喻仙人的佩饰。芙蓉:荷花,这里借指仙女。钧天广乐
【解析】 1. “泊阊门次玉山韵”:泊,停船靠岸。次,即“属”,属对,指诗词中平仄、字数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玉山,指代诗人自己。这句诗的意思是:在闾门停船吟咏,和“玉山”相合为韵。2. 渌水秋风荡桨船,白苹洲上月初弦。这句诗的意思是:清澈的水面上秋风轻拂着小舟,月光如练洒满白苹洲上的湖面。3. 清光半入红窗里,照见羁人夜不眠。这句诗的意思是:微光映照着红漆窗户,映出了羁旅中的游子的愁思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表达对隐者的敬意和赞赏。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沧江之水清如空,长林沓嶂高巃嵷。 沧江的水清澈透明如同天空中的空旷。长林叠嶂指的是树木丛生的山势高峻险峻。 何人于此憩幽寂,白云满地迷行踪。 何处有人能在这幽静的地方休息?遍地的白云让人迷失了方向。 层崖苍苍如积雪,巨灵手擘芙蓉裂。 层层叠叠的山崖苍翠欲滴,宛如白雪覆盖。巨大的力量将山峰劈开了
注释: 玉屑丹砂和獭髓,一点殷红养花蕊。冰肌玉骨自生凉,不信流年去如水。火旗晓压降王道,贝阙珠宫长秋草。摩诃池上又西风,流红不向人间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咏物诗,描绘了花蕊夫人像的美貌。 首联“玉屑丹砂和獭髓,一点殷红养花蕊。”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花蕊夫人像的美丽。这里的“玉屑丹砂”和“獭髓”都是珍贵的材料,用来形容她的美貌如同这些珍贵材料一样高贵
【注释】 芙蓉:荷花。 老尽:凋落殆尽。 澹秋光:淡薄的秋天的光彩,指荷花的颜色。 翠羽依依惬晚凉:翠色的羽毛轻轻摇曳着,让人感到一种惬意的凉爽。 欲制荷衣浑懒折:想要制作一顶荷叶做的衣服,但是懒得折断它。 只愁无叶盖鸳鸯:只担心没有了荷叶遮挡鸳鸯(比喻夫妻或情侣)而露出水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了初夏时节荷花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荷花、水禽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句:芙蓉千树齐临水,橘柚满林都是霜。 译文: 在这片美丽的渔庄周围,有成千上万的荷花盛开,它们仿佛在水面上翩翩起舞。而橘柚树则挂满了霜雪,显得格外清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秋日景色。诗中的“芙蓉千树齐临水,橘柚满林都是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饮罢玉人归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