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素
诗句释义 1 常山县前放船开:此句描述了在常山县城附近,有人开始放船出发。"放船"指的是开启船只进行航行或旅行,而"开"则表示启动这一行动。 2. 桐庐江口寄书回:在桐庐县的江口(即桐庐江入海口处)有人寄出书信。桐庐江是一条重要河流,流经多个省份,所以此处的江口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寄书"意味着写信,而"回"指的是信件被接收并返回。 3. 君行不受人间热:这句诗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时的心情
【注释】 九衢:指大道。尘:指尘土。漫漫:形容尘土很多。瞬息:一眨眼,极短暂的时间。孰:谁。抟:握,抓住。师子:狮子。林中:即山林之中。方:方才,刚刚。岩端:山石的顶端。 【赏析】 这首诗是说,我来到卧云室,看到那里灰尘漫天,时间过得很慢,但转眼间就过去了。刚进到山林里,便进入了定境,天花像雨一般落了下来,落在岩石之上。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时间、空间、宇宙的感悟,以及他在山林之中的感受
【注释】 叔仪送扇:指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友人范温(字叔仪),他送给黄庭坚一把新制的抚州竹扇。邓子持归赠野人: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他的同乡好友邓国博(字子持)将这把新扇赠给了他。邓国博是江西泰和县人,与黄庭坚同属江西诗派。 【赏析】 《叔仪送扇》是北宋文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这首诗以邓子持赠送给他的竹扇为题,抒发了他对邓子持这位知心朋友的怀念以及对其友情的珍视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题赵子昂竹石》。诗中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竹子和石头的画面,并表达了作者对竹子和石头的喜爱之情。 丛篁偏映寒云色,古石犹凝碧藓痕。 注释:竹林中的竹子斜斜地照射在寒冷的云朵上,古老的岩石上还保留着绿色苔藓的痕迹。这里的“丛篁”指的是茂密的竹林,“碧藓痕”指的是青翠的苔藓痕迹。 曾是碧澜堂上月,独临苕水照王孙。 注释:曾经在那碧绿的涟漪般的月光下照耀过
注释: 小偈奉简卧云室中老师:我为你的禅诗献上一首小诗。 坐禅铭自集云传,一念还超佛祖前:在禅修的过程中,我的禅诗被集结在一起,通过云传的方式传播开来。一旦领悟到其中的含义,就可以超越佛祖的境界。 此是菩提真种子,开华成实自年年:这是真正能够成就佛法的种子,它每年都能开花结果。 赏析: 这首诗以禅师的口吻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的态度。他认为,在禅修的过程中
【注释】 和答张原相见寄:即作诗回答张原的问候。 危坐思君到五更,江山东望不胜情:夜深时我独自坐着思念您,东方的天空已经亮了,我不禁想起你。 云连仙阙音书远,竹绕幽居梦寐清:云雾缭绕着天上的宫殿,你的音信传来得很遥远。竹子环绕着我的幽居,我的梦境都显得那么清爽。 山木生凉风汹涌,天河无浪月峥嵘:高山上树木丛生的凉爽风声,汹涌澎湃;银河里没有波澜,月亮也显得更加明亮。 相期蚤献金门策
诗句释义: 1. 振衣鸣玉上青霄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像,表达了主人公张幼初在出发时穿着华美,如同振衣(整理衣物)和鸣玉(佩带玉器)般地登上青云,直达天际。 2. 银汉清秋转斗杓 - 银汉是银河,清秋指的是秋天,而斗杓则指的是北斗七星。这里意味着在秋天的夜晚,星辰随着斗杓的转动而移动。 3. 北阙飞龙天杳杳 - 这里的北阙可能是指古代皇宫中的北门,飞龙则指代皇帝
【注释】客窗:指书房。 学帖:指临摹书法的字帖。 流转:飘动,流动。 尘沙:指尘俗之事。 分赠:赠送,馈赠。 吕先生:指吕尊师。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送别朋友时的心情常常是复杂而微妙的。一方面,我们可能会为分别而感到哀伤和失落,因为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将不复存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会感到高兴,因为我们将有机会在未来再次见面
【题解】 《题三韩沙门玉田花鸟图》,唐·王维,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赞美画中景物来表现画师的绘画才华。 【注释】 “三韩”:指今朝鲜境内的三个国家,即高丽、新罗、百济。 “沙门”:佛教僧侣。 “玉田”:人名,此指画家的名字。 【译文】 画史在幽静的居处得到物态人情,笔端春色可怜生。高僧已是禅心定,花鸟逢人不惊。 【赏析】 此诗首联点明主题。诗人赞扬画中景物,实际上是借物抒怀
【注释】 卧病:生病。秦淮:秦淮河,在今南京市。故老:老朋友。投老:辞官还乡。云山:指南京一带的山。烂漫:美好的样子。相寻:相互访寻、看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职后在秦淮河畔与友人告别,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惜春”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前二句写自己患病时,在秦淮河边静卧,怀念故旧,感叹岁月蹉跎;后两句写自己辞官还乡,渐觉衰老,渴望重返云山,寻找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