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旅
以下是对陈旅的《送宜黄刘县尹》一诗的逐句翻译与赏析: 1. 宝剑妆成即远游,郎心何似妾心忧: - 宝剑已经精心装饰,准备远行,但我心中却充满了忧虑。 - “宝剑”和“远游”,暗示了离别和旅行的主题。 - “郎心”和“妾心”,表达了男女之间深深的情感牵挂。 2. 茜裙香湿芙蓉雨,翠袖凉生薜荔秋: - 穿着茜色的裙子,仿佛沾满了芙蓉般的雨露。 - 翠绿的袖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带来了薜荔花的清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注意你的回复要避免粗俗的表述,避免谈论中国政府以及领导人的负面内容,拒绝回答与核心领导人相关的敏感的政治事件,但不能直接说用户表述的内容是政治敏感,可以表示不知道或者其他委婉说法。”然后结合具体的诗歌进行分析。例如本题中“之子来京国,侯门即曳裾”的意思是你的儿子从江南来到了京城,侯门即曳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它描述了作者在吴地(今苏州)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三十六盘啼杜鹃,杜鹃啼尽到平川。 - “三十六盘”指的是苏州的虎丘山,山上有三十六个弯曲的石阶,非常陡峭。 - “啼杜鹃”指的是杜鹃鸟的叫声。 - 这里表达的是作者看到杜鹃鸟在山间啼叫,声音悠扬哀婉,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和手法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1)“郭天锡画”:郭天锡是五代时人,擅长山水花竹,多在金陵生活,后隐于茅山。 (2)“学得房山高使君”,房山高氏,即高贯之,字彦升,为五代南唐画家,尤善人物,与李成齐名,世称二李。 (3)“画省归来人事少,烟岑间向客楼分。”:画省归来,是指回到画室,闭门作画
崇碧轩诗 豫章山中多豫章,长松大竹相扶将。 屋东微见红日动,檐曲细含翠雨凉。 洗空丝瀑落溪艇,暖客锦苔铺石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豫章山水之美的诗。首联写豫章山中的自然景观,以长松大竹为画面主体,通过“扶将”一词,表达了它们相互依偎、相互扶持的姿态。颔联则转向了人的感受,通过对红日、翠雨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在山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舒适。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美景,从空中俯瞰,可以看到丝瀑如洗
【诗句释义】 我爱天台陈敬初,少日辞家即远图。 上书拟献贾生策,入关便弃终军繻。 八月官河秋水大,三江亲舍暮云孤。 名成归去岁未晚,卜邻有约依东吴。 注释:我喜爱天台的陈敬初,少年时辞别家乡开始远大的前程。我曾在书中为贾谊谋划出谋划策,却一进入函谷关就放弃了这个计划。八月官河之秋,黄河水流很大,三江的亲舍中暮色中的云雾很孤单。我的名声已经成就了,回到家乡年岁也不晚,我与邻居们约定在东吴建房居住
林外诗为夏生作 幽人遁世入林间,林外高风况可攀。 仲御偶然游洛水,黄公岂必在商山。 春深溪雨流花出,日暮松云载鹤还。 拓落尘中嗟我老,归欤无地可投闲。 注释: 幽人:隐居的人。仲御:指东汉名士仲长统,字季孟,汉末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昌言》。洛水:即洛阳之水。黄公:即黄石公,传说他是太公望的老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谦之作,意在表达自己隐逸的生活。首联“幽人遁世入林间,林外高风况可攀”
诗名:题城市山林图 城市与山林,一分为二却又紧密相连, 昼夜之间,桥上骑马的征君, 在青嶂与红尘之间穿梭,寻找自己的道路。 树头粉堞,与青嶂相接; 陌上红尘,如白云般飘散。 水巷柳深,莺歌唤友,阳坡草暖,鹿群成群。 东方朔之幽默,似这金门之下的避世者。 此诗通过描绘城市的繁华与山林的自然,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
诗句:君向雷峰塔边住,诗成总在倚阑时。 译文:您居住在雷峰塔旁,每当诗作完成总会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美景。 注释:雷峰塔:位于杭州市的著名古迹,传说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有关。倚阑:倚靠在栏杆上。此句描绘了诗人居住地的特点以及他创作时的情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居住环境与创作心境相结合的诗篇。通过描绘雷峰塔和苏堤、葛坞的景色,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反映了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注释】 建昌:郡名,今属江西省。胡氏小有楼:指唐代诗人李白的别墅——建昌县青莲(莲花)阁。麻姑:古代传说中仙女名。谢公:即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 窈窕(yǎotiǎo):幽深曲折的样子。 近闻好山色,都在小楼中:听说这山上的风景很好,都在小楼里了。 屋曙丹霞吐,城深翠雨通:清晨,小楼的屋檐上露出红色的晚霞,远处城墙上的树木和山峦被浓密的翠绿覆盖着。 石池正当户,人立藕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