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旅
安福李氏临溪亭 结屋负南郭,清溪流屋前。 端居尘事少,水木自幽妍。 涤砚弄寒泚,鸣琴写潺湲。 沙鸟时近人,汀云相往还。 烹鲜芼溪毛,留客坐前轩。 逝川道体著,观物悟微言。 注释: 结屋负南郭:在南面建了一间小屋。 端居尘事少:过着闲散的生活,远离尘嚣。 水木自幽妍:自然景色优美。 涤砚弄寒泚:用砚台洗笔,发出清脆的声音。泚,通“泗”,指砚水。 鸣琴写潺湲:弹奏琴声,形容水流的声音。潺湲
【注释】 1. 上京王君实:即王君实,唐人。2. 高丽笠:指用高丽皮制成的帽子。3. 徵和章:指《征和乐章》。4. 往岁:去年。5. 今兹:今年。6. 盱眙县:今江苏盱眙县。7. 顾予:我。8. 潋(liàn)滟(yàn):水面微动的样子。9. 鳌峰石:指盱眙的天柱山。10. 皎(jiǎo)月尊:明亮的酒杯。11. 骊(lí)山:山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南。12. 云气湿:形容云气像湿布一样。13.
【题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此诗是杜甫晚年隐居成都草堂时写的,描绘了一幅幽静清寂的秋山图,表达了他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注释】 之子:你的儿子;托冲隐:寄托于隐居。 深:深远。 矧(shěn):况且。兹:这。及:遇到。霜晨:清晨霜降的时候。遐瞩(xiázhǔ)沈氛阴:远眺、俯瞰。氛:烟雾、云雾。 翠巘(yǎn yǎn):青翠的山峰。含:蕴藏、饱含。 丹枫:红枫。映:照耀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桃源图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句释义: 1. “天台一溪绿周遭” - 描述天台山周围有一条小溪,四周都是绿色。 2. “溪南溪北都种桃” - 溪的南北两侧都种植有桃树。 3. “东风吹花开复落” - 春风使桃花开放后又凋谢。 4. “游人不来春水高” - 没有游客来的时候,春天的水涨得比较高。 5. “钱塘道士张彦辅” -
这首诗的原文是: 题胡氏杀虎图 沙河野黑秋风粗,枣阳戍卒车载孥。 道旁老虎夕未餔,车中健妇不见夫。 仓皇下车持虎足,呼儿授刀剚其腹。 夫骨已断不可续,泣与孤儿餐虎肉。 逐句释义如下: 1. "沙河野黑秋风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沙河边的田野在秋天显得更加黑暗,秋风呼啸而过,给人带来一丝冷意。 2. "枣阳戍卒车载孥":描述了枣阳地区的守军正在将他们的家眷装载到战车上,准备前往战场
《陪赵公子游蒋山即席次李五峰韵》是元朝诗人陈旅的一首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诗句解读: 1. 弭棹丹阳郭:“弭棹”指停止划桨,“丹阳郭”则指的是镇江的南门,这里代指江南地区。整句表达了诗人在江南水乡停船的场景。 2. 鸣鞭白下山:“鸣鞭”是指击鼓,“白山”指的是金山
次韵毗陵吴寅夫见寄 季子江海居,胜友园池赏。临水咏新诗,轻飙送流响。丹花阳林吐,绮翼幽竹上。云澜阻尘躅,离思徒浩漭。杪秋辞京邑,寒郭舣吴榜。宗兄念行役,旨酒劳鞅掌。承子共清悰,论文发豪爽。我贫久侨栖,所至类乐广。愿得阳羡田,宁惭五湖长。夙昔诒约言,迟暮婴世网。众仙谅超遥,楼观满方丈。馀霞散文席,斜月生翠幌。芳夕令人思,思之不能往。晨兴即高冈,引睇写孤想。 注释: 1. 季子江海居 -
诗句释义 1 湖上分韵得春字:在湖上进行诗歌创作,以“春”字作为韵脚。 2. 君子佩明信:君子佩戴着明亮而可信的信物。 3. 相期湖水滨:希望与朋友在湖边相聚。 4. 时欣宿雨霁:时常欣喜于久雨后的晴朗天气。 5. 画舸送游人:用装饰有画的船只载着游客。 6. 轻鸥集兰渚:轻盈的鸥鸟聚集在花草丛生的岸边。 7. 佳树变莺晨:美丽的树木变成了鸟儿啼鸣的早晨。 8. 山远烟容淡
题米元晖溧阳溪山图 宿雨散层巘,林麓翳烟霏。 遥山断复连,川上初昕微。 我昔困行役,溧阳秋未归。 幽子乔松流,邂逅启郊扉。 抚景正若此,别离嗟愿违。 览卷遂终日,溪云欲生衣。 注释:宿雨散层巘:夜雨后,山峦的轮廓变得清晰可见。 林麓翳烟霏:山林和山脚被雾气笼罩着,如同仙境一般。 遥山断复连:远处的山峰时而断开、时而相连,形态各异。 川上初昕微:清晨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泛起微微的光芒。 我昔困行役
解析: 首句释义: "昔闻徵君在天目,松间结巢成久留。" - 解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谢徵君的仰慕之情和对其隐居生活的向往。"天目"指的是位于浙江省的天目山,这里也是谢徵君居住的地方。"松间"指山中的松树之间,"结巢成久留"形容谢徵君选择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的环境来居住。 - 关键词:天目(地点),徵君(对某人的尊称),松间(地点),结巢(比喻隐居或安顿下来) 第二句释义: